首页 名人故事 比尔・盖茨:我和我的好伙伴保罗・艾伦

比尔・盖茨:我和我的好伙伴保罗・艾伦

时间:2023-05-2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臭味相投”的伙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友谊的开端或许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代。对于比尔·盖茨而言,他从小就不愿意屈居于人下,一直有着“我应为王”的理念;保罗·艾伦则不然,他相比与比尔而言,显得不那么争强好胜,而是习惯于在自己的领域做自己的事情。

比尔·盖茨:我和我的好伙伴保罗·艾伦

商业之路上,伙伴的陪同必不可少,而作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在IT行业中一往无前,他的伙伴保罗·艾伦功不可没。他们的关系,并非一般的合作伙伴。可以说,他们共同见证风雨,共同享受成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由他和至交艾伦组成的“团队”,微软在世界商业舞台上所建立的形象才更加坚不可摧。

“臭味相投”的伙伴

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友谊的开端或许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时代。童年时期,按照保罗·艾伦的描述,年长比尔·盖茨两岁的他和比尔·盖茨的家境相差甚远。比尔·盖茨出生在美国西雅图的一个上层家庭,父亲是著名律师,母亲是教师,从小便有优越的读书条件,而他在孩提时代就表现出了在数学方面惊人的天赋。而保罗·艾伦的父亲则是华盛顿大学的图书馆副馆长,家境并没有比尔·盖茨的殷实,但他有自由出入图书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童年时,保罗·艾伦也读过不少书,包括计算机科技方面的各种图书,并对计算机起了不小的兴趣。

两人真正意义上的相识,起于比尔·盖茨在湖滨中学就读之时。那时候,保罗·艾伦高比尔·盖茨两个年级,而当时比尔·盖茨令人惊艳的数学成绩,让他注意到了这个看起来面容青涩、十分瘦弱的学弟,并很快和他见了面。(www.guayunfan.com)两人一见如故。在交流中,他们发现彼此对计算机技术都有着近乎执念的喜爱,于是两人很快成了很好的伙伴。

保罗·艾伦对于那时候的比尔·盖茨而言,可谓是“创业的启蒙者”。他们极度重合的兴趣爱好和近乎天才的大脑,让他们在计算机的研究上可谓顺风顺水,更让他们很早就对计算机领域有了很大的野心,于是两人更加坚定了想要创业的信念。而也正是这个信念,让比尔·盖茨日后在IT界创造了一个“不败的神话”。

一个“臭味相投”的伙伴,对一个成功者而言,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商业之路甚至是人生之路上,这样一个伙伴,能够帮助你找到前行的方向,并在前行之路上,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带着对于目标坚持不懈的信念到达胜利的彼岸。

不惧风雨,携手并进

在和保罗·艾伦相识之后,比尔·盖茨在计算机方面的兴趣被极大程度地得到了激发,在湖滨中学,他们两人利用大量的时间窝在机房操作计算机——也正是在这时,他们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既然彼此在计算机领域这么有兴趣和天赋,那么为什么不就此开辟一番事业呢?

在这种想法的驱动下,他们在比尔·盖茨八年级时便创建了一家公司。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缺乏经验、缺少资金和产品销路,他们只能放弃。

他们第二次成立公司是在比尔·盖茨在哈佛求学之时。那时候艾伦在华盛顿工作,并极力劝说比尔放弃学业,进入商界和他一起创业。当时比尔有一些犹豫,可创业的野心和对计算机的热爱,让他很快便决定:利用哈佛的有利条件和保罗·艾伦一起迈出在创业路上的第二步。在实验机房里,他们将代码拆成几份,分工明确,最后终于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本框架。

就在这时,比尔·盖茨的学业压力变得十分巨大,而在家庭的反对下,比尔不得不放弃了第二家公司的运营。若是换作平常人,在遭遇一次次的失败与变故之后,必定会气馁继而相互埋怨,但保罗·艾伦却没有。此时的他,拿着他们的成果去往别的州县奔波,并且最终为比尔和他们的公司拿下了第一笔订单。

保罗·艾伦在遇到困境时的“不抛弃、不放弃”,让比尔·盖茨有了深深的感触,并最终促使他放弃了在哈佛继续深造的机会,决定与艾伦共同打拼。于是,在后来举世闻名的“微软”公司成立了。

公司创立之初的日子并没有比尔想象的那么艰难,从小便相识的比尔和艾伦两人的配合也十分默契。很快,他们便拿到了几个大客户,并在两人的配合下,将原来和MITS进行的合同打断,正式开始在商圈的基石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Micro-soft”。

创业之路上,磕绊在所难免,而这时,一个能够与自己同舟共济的伙伴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能够在未显达之时,给予无私帮助和无条件支持的朋友,将会是一个人一生永远无法取代的财富。而这种伙伴,在创业路上,不仅能给予自己前行的勇气,更能成为通向成功的助力。

在团队合作之下,大风大浪才会显得十分渺小,成功之路才会显得更加宽阔平坦。

我们从来都在互相竞争

在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嚎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按此推理,如果两个优秀的人能走在一起,互相影响,作出的必将是壮举。

比尔和艾伦是这样的关系:相互依存,却也有着相互的攀比和竞争。

对于比尔·盖茨而言,他从小就不愿意屈居于人下,一直有着“我应为王”的理念;保罗·艾伦则不然,他相比与比尔而言,显得不那么争强好胜,而是习惯于在自己的领域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在平静的工作的同时,他在计算机方面展现的惊人实力却让比尔也为之惊叹。比尔自然不会让自己轻易被超过,于是在编程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热忱。

两人合作多年,分工明确,合作默契,在IT界所有人都把他们当作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他们却知道,相互之间的比较和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

但正是这种竞争,让比尔·盖茨在一帆风顺的IT之路上有了更加强烈的前行欲望,并且鞭策自己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

1983年,艾伦在微软正往巅峰行进时,被诊断出患有癌变之类的病症,最终辞去了在微软的职务。但即使离开,他和比尔·盖茨的“合作与竞争”也在继续。

比尔和艾伦无疑都是在自己的领域优秀到极点的人,而与优秀的人为伍,他们无疑都给自己的未来创造了更多的机遇。机会并不是上天给的,而是人创造的,在和优秀的人的良性“竞争”中,我们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并从彼此的经历中受益。

在商圈之中,我们更需要像保罗·艾伦这样的伙伴。这样的伙伴能与自己同舟共济的同时,给予自己压力,鞭策自己不断向目标行进,并完善自我,发展未来。

成功之人,从来不会是人生路上的“独行侠”,一个优秀的伙伴和团队,是成功的前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