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向西驶去_陆小曼情传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什么?千万年来,多少红尘往事勾勒她的娇容?
有多少人口若悬河地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然后物是人非,人去楼空;有多少人山盟海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后转身离去,只因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万理由;有多少人爱得磐石无转移?有多少人只为伊人黄花瘦?世间的情事太多太多,可是谁又能说自己懂得了爱呢?
爱是那样的广远与深厚,她总是教我们包容大是大非、教我们付出真心、教我们读懂云淡风轻的禅意,可是我们却始终无法真正了解她。她像一本世世传承的经文,用灵光普世,却始终无人能通读。(www.guayunfan.com)当你于几十轮回之中遇见那个对的人,心动那一刹,含苞千年的花陡然绽放。用一朵花开的时间付出一生的爱,便此生无憾,即便流水落花春去也,那零落的花瓣也映着如血的残阳,美丽得令人动容。
我们每天都在与人擦肩而过,或不见,或再见,都已注定,每个人都有注定的一段姻缘,只隐藏于苍茫的人海中,你若信,就用心感受,若不信,就会不经意地错过,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陆小曼那样执着,只是因为她遇见了那个让她心动的人,那个灵魂早已经彼此吸引的人,那个生命中再也不能错过的人。
尽管那爱来得迟了一步,但与这大部分的世人终其一生的时间也没有能够遇见相比,她又是多么幸运。她也是勇敢的,因为她懂得爱的道理,懂得天高地阔,时间流长,一切都会被历史的浪涛席卷,只有爱是永恒的。
那些闲言细语,那些重伤她的话即使像硬刀一样刺进她的胸口,她也不怕,因为在爱中,她便可以重生,便可以愈合一切伤害。
陆小曼本来就是一个性格倔强的女子,她不像张幼仪那样爱得卑微,不像林徽因那样爱得束缚。
她就是她自己,她忠于内心,她为爱敢于向旧礼挑战,她无所顾忌悠悠身世何去何从,将那些顽固腐朽的言语冷笑置之。
但最后,她仍然伤痕累累,寻思起那些和徐志摩在一起的往事,翻看那些徐志摩给她寄来的每一句爱的箴言,她就又仿佛感到他就在眼前,她能触到那月白色长衫的柔软,能感受到徐志摩怀中的温度和唇上留下的一吻印记,便又拾起力量,再作抗争。
徐志摩临行前连夜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是他对小曼的无限期待和鼓励,他希望小曼可以坚持、可以努力,不要辜负了彼此和这段感情。“我的孤注就押在你的身上了!若再失望,我的生机也该灭绝了。”句句都是深情的期盼和殷切的叮嘱。小曼心中千万个谨记,然诺重,君也勿忘。
与爱人分开的日子度日如年,小曼会用各种方式帮助自己消解那万缕千愁,她的生活由抗争与回忆组成,同身边那些人,包括父母抗争,与朋友,包括自己回忆。
还记得,那日分别,前门车站,她只是远远地目送徐志摩上车。
在那么多的人中,她装作不在乎,装作坚定。
“一路顺风!”她生硬而干涩地说道。
有千言万语却没有办法哭诉,她只能看着他、望着他。
陆小曼强忍着眼泪,等到火车开启了,她的眼泪才潸然如雨下,轰轰隆隆的火车鸣笛声吞噬了小曼喃喃的呼唤,天色苍茫,小曼的心也愁云不展,列车向西驶去,带着小曼的魂去追赶落日的余晖,徐志摩走了,他不知道小曼在那站台站了多久,只是呆呆地望着车消失的方向。
她觉得那日,她的脚如千斤重,是谁搀扶了她?是谁拉走了她?她什么都不记得,脑袋中除了那一袭月白色的长衫,就是那金丝框的眼镜;除了那满含深情的明眸,就是那宽阔温暖的心胸……
徐志摩走后,陆小曼才真正体会离别的痛苦,原本以为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真正的分别开始的时候,她还是这样难以承受。
徐志摩已经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这一走,将她的魂魄也一并带走了。
她空空落落地坐在房间里,看着徐志摩给他留下的书信和信物,一遍遍地摩挲,却再也不敢拆开其中的任何一个。她怕思念的闸门一旦被打开,那些愁苦就会像洪水一样将她击垮。
她想起徐志摩临走前告诉她写日记的那番话,不由得心头一动,疾步走到书桌前,提起笔来,准备将这断离愁化作文字,留在纸上,寄托情思。
她在日记中写到车站的那一幕:“我低头不敢向他看,也不敢向别人看,一直到车开,我还看见他站在车头上向我们送手吻(我知道一定是给我一个人的)。我直着眼看,只见他的人影一点一点糊涂起来,我眼前好像有一层东西隔着,慢慢地连人影都不见了,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味儿,好像一点儿知觉都没有了似的……”
徐志摩曾经和她说,让她把每天的心情都写成日记寄给他。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励陆小曼写作,从1925年3月11日开始,也就是徐志摩离开的第二天开始,一直到7月11日,徐志摩回国前夕,小曼没有辜负徐志摩,她坚持写日记,认认真真地履行了诺言,一共写了20篇日记。
每一篇都是真情蜜意的欢唱,有痛苦、有孤独、有绝望、有思念,也有甜蜜的忧伤,后来加以编排,这就是著名的《小曼日记》。后来与徐志摩在这段时间的日记一起合为《爱眉小札》。
事实上,爱人应当带给你正面的力量,两个坠入爱河的人应当共同向往更加积极和阳光的新天地。这也是徐志摩对自己爱情的期待,也是他的老师梁启超对他的期待。
陆小曼与王赓婚后的几年里,王赓都没有关心过她的精神生活,王赓爱小曼,但他太不解风情,他每天奔波在外,想的是怎样满足她的物质生活。恰恰是这种供养式的宠爱,让陆小曼越来越陷入那奢侈糜烂的社交中不可自拔。
婚姻的压抑让她在外强颜欢笑,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神经,用跳舞来麻痹自己的身体,用唱戏来满足那众星捧月的虚荣。这样的环境让她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惰性、比如骄奢……
徐志摩尽管爱得忘乎所以,但他是看得到这些的,他希望能用爱来慢慢改变她,这次离开,他非常担忧的就是无人督促小曼,害怕她再回到从前那种快活逍遥的日子中弥散了对新生活的信心,在其他的消遣中找到新的寄托,失去斗争的意志,所以他不断地鼓励她写日记,希望他们保持心灵的相通。
小曼还在第一篇日记里面写下了她写日记的原因:
“(这本日记)不记气候,不写每日身体的动作,我只把我每天的内心感受,不敢向人说的、不能对人讲的,借着一支笔和几张纸来留一点痕迹。不过想了许久,老没有实行,一直到昨天,摩叫我当信一样地写,将我心里所想的,不要遗漏一字地都写了上去,我才决心如此地做了,等摩回来时,再给他当信看。这一下我倒有了生路了,本来我心里的痛苦同愁闷一向逼闷在心里的,有时候真逼得难受,又没有地方去说;以后可好了,我真感谢你,借你的力量,我可以一泻我的怨恨,松一松我的胸襟了。”
之所以喜欢陆小曼,就是因为她这份难得的真,从字里行间,你能感受那真挚的感情么?你能感受到思念、爱恨和快乐么?她像一朵美丽的奇异之花,绽放着独特的芬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