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拍手凭他笑路旁_曹雪芹传
还记得,李煜写过一曲《风筝误》。那是一出吵闹且欢喜的剧,由一只被月老扯了红线的风筝,牵了两桩要多般配有多般配的姻缘。一桩是郎才女貌,一桩是男吵女闹,世人眼中的才子佳人是前者,可后面一对,欢欢喜喜,看似一对冤家,却也甜蜜恩爱。这本来就是一出再世俗不过的剧,人们就爱看这样的眷属终成人间圆满。
这段戏,在舞台上上演了无数遍后,曾被搬上银屏。于是,这让人不免对风筝有种旖旎幻想,或许呢,我们手里握着的线,它牵着的风筝,若是不慎飞高了,不见了,它会不会落在哪个有缘人的手里,多年后于尘世里相逢,忆起幼年旧事,不由相视一笑。可实际上,我们的风筝,要不飞到高高的树梢,在风吹雨打里褪色,要不稳稳当当地回到手里,放在仓库里,渐渐就染了尘埃。
心里也是有点小遗憾的。故事里的奇迹没能发生,到底有点悲伤。可这点小遗憾和小悲伤,在第二次放风筝的时候,就浑然无踪了。只记得风筝高高飞起时的欢喜,只记得自由翱翔的快乐,那是多年后再多的物质都无法给予的感动。有谁不喜欢风筝呢?儿童二月放纸鸢,千百年来,年幼的孩子们,都是这样快乐过,奔跑过,在明媚的春风里尽情地展开笑颜过。
而我们都深爱着的那个人,亦是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他甚至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叫作《南鹞北鸢考工志》。或许,当他仰起头,望着碧空上遥遥飞翔的风筝,曾想起自己完美无瑕的童年,他也曾有过那样纯净的快乐啊……可是为什么,人总不能一直就那样快乐下去?(www.guayunfan.com)重返红尘的曹雪芹,行走在香山幽幽的小径里。在平静的乡间,他感到了一种特别的温暖,那是他此前的贵族人生中,从未感受过的俗世温暖。这里的百姓淳朴厚道,对这位操着京城口音又性情豪爽的曹先生十分喜爱,他们茶余饭后最大的爱好,便是聚到曹先生身边,听他讲天南海北的奇闻逸事,也听他说一个好听得紧的故事,那个故事,仿佛叫作《红楼梦》。
香山的旗人们却并不喜欢他,刚开始他们以为曹雪芹还有什么后台,当时的佐领对他也很礼遇,因此并不为难他。可矛盾早已滋生,习惯了安安分分靠每月银两过日子的旗人们,非常看不惯连银两都不按时来领取的曹雪芹。所以,冲突在新任佐领上任后开始爆发。他没有跟任何人计较,只是做出了一个决定:搬离香山。
清乾隆二十年(1755)的春天,那间容纳了一家三口温馨时光的屋子在某个雨夜里轰然倾塌,此地,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曹雪芹带着年幼的孩子,决然地离开了香山。
新居在公主坟镶黄旗营北上坡碉楼的两间东房里,朝西有个碧云寺,后面则是玉皇顶。如今那里已是人声鼎沸车如流水,而百年前的曹雪芹看入眼中的,只是一片荒凉和孤僻。这样也好,他淡淡想着,避开了人世纷争,反倒可以清清静静地做他喜欢的事情。
《红楼梦》在这时还不是最打紧的,令他陷入繁忙的是编写《南鹞北鸢考工志》。至于曹雪芹为何要编纂此书,还得追溯到三年前,这同他好义尚侠的个性亦是不无关系。
那是清乾隆十八年(1753)的冬天,雪深深地厚了一丈,月光深浅凹凸地落下来,如同一枚枚玉珏,都盛满了青光。窗外,是爆竹声声入耳,到处都是过年的欢天喜地,唯有曹雪芹家中,冷冷清清。他凝眸,望着不断飘落的雪,想起去年今日,他的家中亦是一片欢喜。只是少了一个人,却仿佛少了一个家的魂。
忽然,敲门声响起。推门一看,竟然是许久不见的老友于景廉。
年关上门来,自然不为把酒言欢。于景廉原本是南京人,后来随军出征西北,不幸在战争中伤了一条腿,从此客居京城,并且在京城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就此扎根在此。他家中人口极多,全家上下只靠着他一人外出卖字画为生。然而,今年的生意颇为冷清,到了现在还没有卖出去一张年画,而家中翻箱倒柜,已经再也找不到一样可以充饥的东西。稚子不解世事,犹自哭闹不休,心烦意乱之下,于景廉出了西直门,直奔香山,前来求助曹雪芹。
或许,他只是想要找到一个倾诉的人,却没想到,正是眼前这位忠诚的朋友,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从对话中,曹雪芹已经知道,朋友的困境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他深知,自己的这位朋友性情刚直,如果不是走投入路,又是为了年幼的孩子们,是绝不会开口向自己求助的。
在老友倾诉的苦水中,曹雪芹霍然捕捉到一个信息:虽然京城中穷人穷得连过年都没有米来下锅,富贵人家却是泼天的富贵,甚至有一家王府中的贵公子,极其喜欢风筝,为了求一只心仪的风筝,甘愿花数十两金购买,而十两金子,已经足够于家上下过上好几个月稳稳当当的小日子了。
曹雪芹脑中灵光一现,一拍脑门,笑道:“如此说来,岂不是甚好。我这里刚好有竹和纸,不如我来给你做几个风筝,看看能不能投那位公子的青眼!”
他说做就做。曹雪芹次日就将做好的风筝,送给于景廉让他带走,还有自己从邻人那里借来的几两银子,也一并让老友带回家去缓一缓他家的燃眉之急。曹雪芹此举,并没抱多大的希望,却没想到,可巧那位公子非常喜欢曹雪芹做的风筝,当即用一笔不菲的银子买了下来。
除夕那夜,为了感谢曹雪芹,于景廉特意买了鸡鸭鱼肉等丰盛的菜肴,还有两坛曹雪芹最喜欢的黄酒,用一头小毛驴驮了过来,要同这位雪中送炭的朋友好好过上一个快活年。见了曹雪芹,于景廉又对那几个风筝赞不绝口,说是王府中的老人说,活了这么多年了,京城里手艺绝顶的老师傅,也没能做出这样精巧的风筝来,小公子一高兴,便说这风筝,若是还有,他照样要。
听这一席话,曹雪芹也觉得高兴极了。他所高兴的,不只是自己的朋友一家的生活从此有了保障,也为自己的手艺被认可而感到兴奋。
那一夜,他记得自己喝了很多酒,醒来后如一场大梦过境。老友在侧,迷迷糊糊地说,曹雪芹,干脆我跟你学做风筝吧,好歹也能混口饭吃。他突然之间萌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既然风筝可以帮助他的朋友,为什么不能拿来去帮助更多的人?自己虽然也不富有,可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连最基本的养家糊口都是奢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曹雪芹非常明白这个道理。他决定撰写一本关于风筝各种知识的书籍,用来帮助那些生活在贫寒之中的人们。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曹雪芹渐渐发现,南方的风筝和北方的风筝,实际上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气候的悬殊,就连风筝,也大不相同。他结合两者的优点,又根据北方风剧而猛的特点,制造出一种形制同以往都有所改进的风筝。而且,能诗会画的曹雪芹还在风筝上绘制了各种喜庆的祝福话语或图案,十分讨喜。
在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里,曹雪芹到处搜集风筝知识,细心地给它们分门别类,并且还绘制了相应的图谱,甚至还编写了容易背诵的歌谣。这本书里收录的风筝,既有北方的风筝,同样也有南方的风筝,曹雪芹自己绘制的新样子,他也并不藏私,一一在书中详细公布出来。
曹雪芹撰写这本书的目的,如同《红楼梦》一样,纯粹是源自最真诚的心底,毫不矫揉造作,不掺杂任何晦暗的目的。那是一条没有流经俗世的河流,清澈得能够看见水底温柔的荇草和飘忽不定的鱼苗,水星在礁石边轻轻跃起,激起娇小的白花,阳光趁机一闪而过。他怀着最纯美的内心,将心里的故事,将人世的沧桑,将自己的希冀,埋藏在笔墨里,写就了《红楼梦》;而此时,他以更坚定的目的,亦是更为直接的方式,无形中帮助了许多人。于景廉是一位,一定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陌生人……
《南鹞北鸢考工志》完工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的三月,又是一年放纸鸢的好时节。曹雪芹放下手中笔,抬头遥望那一片明媚得格外娇艳的晴空。楼外,青山隐隐,碧水迢迢,孩童们的喜笑声,已并不遥远,正从青山深处,渐行渐近。仿佛是已经听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笑声,曹雪芹弯起嘴角,微微笑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