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中国地理学与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中国地理学与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时间:2023-11-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潜心办教育矢志求科学——中国地理学与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竺可桢,浙江绍兴人,美国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08年竺可桢正式转学复旦。科教以救国兴校唯求是回国后,为了中国的地理学、气象学事业,竺可桢放弃待遇优厚的海关监督职位,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南京高等师范和南开大学任教,开始培养我国第一代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潜心办教育 矢志求科学——中国地理学与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年),浙江绍兴人,美国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的一生,是为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努力奋斗的一生。

漫漫求学路 拳拳爱校情

竺可桢出生于一个平常家庭,5岁进入他哥哥教书的家乡小学学习。在兄长的严格教育下,他从小养成了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幼年的竺可桢从经常接触的农民那里,逐渐认识到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命运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1905年,15岁的竺可桢进入上海澄衷学堂学习。在那里,他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养成了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当时的校长独断专行,聘用不称职的教师,大家一致推选成绩优良、为人正直的竺可桢为学生代表,跟校长谈判。为此,竺可桢和其他一些同学竟被学校勒令退学了。

1908年竺可桢正式转学复旦。或许是因祸得福,复旦进步的政治环境、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给竺可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如鱼得水。其间,竺可桢待人和气、刻苦用功、成绩优良,不仅加强了古文修养,还熟练掌握了英、法、德三门外语,给当时的同学如陈寅恪、金通尹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竺可桢在复旦的时间不长,但他对母校却满怀深情。1943年12月31日,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他,来到迁至重庆北碚的复旦大学,应史地学会之请作了《大西洋宪章与战后和平》的报告,并参观了母校。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回顾了光绪末年在复旦求学的往事后,认为“复旦有学生一千二百人,川籍四百人,较清末远盛矣”,但同时也指出,“复旦房屋不少,而设备太差,是其缺点也。……知文学院院长现为伍蠡甫,梁宗岱为外文系主任,陈望道新闻系主任……”这反映了他对母校发展状况的关心。至于母校的老校长李登辉先生,竺可桢也充满敬佩与怀念之情,1947年李登辉先生病逝,复旦同学举行的追悼会就是由竺可桢担任主祭的。可以说,竺可桢与复旦的这段姻缘,在今天看来仍是非常值得珍视的。

1910年,20岁的竺可桢考取了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生,进入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毕业后,竺可桢感到应该进一步踏踏实实地学好科学,为中国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于是他进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专攻气象学。在哈佛,他不仅以学习勤奋、成绩优良获得好评,而且积极参加我国最早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担任该社《科学月刊》的编辑。他在该刊上发表的论文《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至今仍很有价值。1918年,竺可桢获得博士学位,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科教以救国 兴校唯求是

回国后,为了中国的地理学、气象学事业,竺可桢放弃待遇优厚的海关监督职位,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南京高等师范和南开大学任教,开始培养我国第一代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192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聘请竺可桢担任气象研究所所长。

旧中国的气象事业十分薄弱,所有气象台均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把持。面对这种状况,竺可桢决心要为祖国争光。经过不懈努力,1928年他终于在南京北极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气象台,同时在各省设置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在南京气象台,他刻苦工作9年,先后开展高空探测、无线电气象广播、整理中国气象资料等工作,为中国气象事业奠定了基础。

1936—1949年,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达13年之久。他以科学家的严格精神办学,结合回国后的实践,提倡科学风气,发扬浙江大学的优良传统,明确以“求是”二字作为校训。他认为,教育事业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他为了浙江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环境的改善,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抗战时,浙大迁到贵州遵义,设置了文、理、工、农、医、法和师范等7个学院,被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誉为“东方的剑桥”。当浙大迁离杭州时,竺可桢知道杭州文渊阁藏有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清朝《四库全书》一套,建议国民政府教育部予以迁走,后教育部委托浙大负责此事。为此,竺可桢特意安排两人专门负责,经过千山万水、艰难险阻,终于将这部书完好地运到贵阳,并在抗战胜利后迁回杭州,为保护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竺可桢任浙大校长期间,不仅为科教救国事业终日操劳,还积极支持进步力量的革命斗争。在营救费巩教授、参加抗议孔祥熙的学生游行、揭露浙大进步学生于子三被害等事件中,他都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学生的革命运动,一直到全国解放。

日记廿四载 科研一生中

建国以后,竺可桢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后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科技协会副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气象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自然科学史委员会主任,中德友好协会会长等职。

为了合理、充分地利用我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建国以后竺可桢将大部分精力放在综合考察上。1955—1960年,他经常去西北黄土高原进行实地考察,总结分析各种自然因素对农作物的影响。1961年,他还以71岁的高龄参加南水北调考察队,奔波于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和深峻高险的雅砻江大峡谷。

在解放前,竺可桢就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物候和天气,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注重物候知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建国后,从1950年到1973年,他连续24年,每天观测从未间断,而且记录全部保存。1966年,他写成了《我国5000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来又不断增补修订,至今仍深受国内外学术界推崇,并被公认为在气候学历史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晚年的竺可桢又写出《一年中生物物候推移的原动力》一文,为物候学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

1974年2月6日,竺可桢在北京医院的病床上,用颤抖的手记下了一生中最后一天的气象记录。伟大的科学家以无愧于人民的高度负责的精神走完一生的科学道路。他曾经说过,“科学的态度,就是老实的态度,一方面不畏强暴,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同时也不要武断,不要凭主观臆测,对人对事应一无成见,虚怀若谷”。竺可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光辉形象。

(赵鸿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