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基因科学前沿 解生物进化奥秘——记中国目前最年轻的院士张亚平
“他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能当选院士也是我们昆明动物所的骄傲”,知名生物学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季维智研究员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力争通过5~8年的努力,把昆明动物研究所建成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所之一”。
200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年仅37岁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张亚平当选为生物学部院士。他和新当选院士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卢柯研究员一起,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他是一个分子进化生物学和保护遗传学家”,季维智研究员说,“我亲自参与了张亚平作为院士候选人的推荐材料整理,他的学术成果是丰硕的”。
刚刚公布的2003年新当选院士材料这样介绍张亚平的学术贡献:从事灵长类、食肉类等一系列动物类群的研究,澄清了这些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一些规律,阐释了我国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张亚平一直致力于研究动物和人的进化历史和遗传多样性。1986年他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年5月至1994年12月,他在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协会做博士后研究。
在国外研究工作期间,张亚平也时常关心国内的科研情况,不断向昆明动物所介绍国外有关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信息。和其他海外回国学者经历不同,张亚平是在一个极其特殊的时刻毅然归来的。昆明动物所的同事介绍说,他的导师施立明院士不幸逝世,成为施院士所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研究实验室”最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张亚平毅然回国并担任该实验室主任,继续推进先师的研究工作。
在他的领导下,科研小组相继取得重大的学术发现和突破:
——在国内较早系统地开展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深入研究灵长类、食肉类、兔形类和啮齿类的进化,在国际上建立了第一个较为全面的熊超科分子系统树,阐述了大熊猫等的进化地位。
——探讨了东亚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源流和人群的迁移与分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对汉族人群的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汉族人群中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化,其基本特点是,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大,北方群体间的差异较小,而且南方群体中保留有较北方更多的古老类型。
——和瑞典研究小组一起证实,全世界的狗具有相同的遗传基因,都起源于东亚,之后才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并使它们今天的认知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物种。著名的《科学》杂志曾将其论文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许多濒危和非濒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的缺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积极将理论成果用于帮助和指导遗传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如鉴定大熊猫的父系谱系,参与大熊猫的异种克隆研究,负责其中重构胚的分子鉴定,该成果被选为1999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1995年回国以来,张亚平已经在《自然》、《科学》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一批论文,这些论文至今已被引用约800次。现在他担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同时是中国遗传学会动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兽类学会副理事长以及《遗传学报》、《科学通报》、《动物学报》等重要学术刊物的编委。他的学术成就具有国际影响,2002年荣获第三届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亚洲学者。该奖项是国际上专门针对这一新兴学科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表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取得突出贡献的学者,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为此专门给他发来贺信。
虽然取得如此之大的学术成就,但在同事和学生眼中,张亚平并不“居功自傲”,不可亲近。他的一位博士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为人很平和,治学态度严谨,同时具有学者风度。”就在10多年以前,这位博士生和张亚平一样在昆明动物所求学,他非常崇敬地表示,“张老师最值得我学习的是,他在学术上的创新精神”。
(本文录自《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26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