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交往心理与交往技巧,交往心理效应

交往心理与交往技巧,交往心理效应

时间:2023-08-11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社会性的,主要是社会交往。间接的社会交往是指借助于书面语言、大众传播手段或技术设备所形成的充分的心理接触。因此,有些心理学家将直接交往简称为“交往”,而把间接交往叫做“沟通”。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斯曼教授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

人是社会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社会,即使是遥远的原始社会,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交往和交往活动的存在。

交往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和活动。它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交往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就是:交往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伴侣。由于交往,人类的种族才得以延续;由于交往,人类才得以生产并交换人类自身的生存所必需的一切物质生活的消费品;由于交往,人类才得以交流、享受和发展自身所创造的精神和文化产品。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说:“人以群居。”人类的群体生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否则,不仅人类用以进行联系和沟通的语言不会产生,由猿到人的转化也不可能发生。通过社会交往,才产生了社会上具有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个人,才产生了具有不同特色的社会群体。社会交往以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人类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

交往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交往,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来往。具体地说,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信息交流或联系。交往既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活动形式,又是人类共同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高级活动形式,是同自然界的一切动物的活动相比较而言的;所谓特殊活动形式,是指交往活动必须有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参加才能进行,单个人的独立行为是构不成交往活动的。而且,在参加共同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还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沟通或发生某种信息交流,否则,也是不能称为交往的。例如,马路上上下班行走的人群,电影院里一起看电影的观众,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流和作用,就不称其为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一种社会性的,主要是社会交往。社会交往是人类的一种需要。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也有与他人进行交往的必要。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与同他人的交往与关系相联系的;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也同样是与同别人的交往和关系分不开的。社会成员一旦脱离了与其共同生活的其他社会成员,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方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个性特征就将逐步消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通过语言、思想、感情等的反应,彼此影响对方,同时,也受对方的影响。没有同别人的交往与关系,也就没有人生的悲欢离合,也就没有文学、艺术和科学,也就没有了一切。

在人类的社会交往实践中,历史地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交往形式:直接的社会交往和间接的社会交往。直接的社会交往主要是指运用人类的交际手段(生动的语言、面部表情或体态表情)“面对面”的自然心理接触。间接的社会交往是指借助于书面语言、大众传播手段或技术设备所形成的充分的心理接触。直接交往具有迅速而又清楚的反馈联系系统,间接交往的反馈联系就有一定困难,而且在时间上比较延缓。因此,有些心理学家将直接交往简称为“交往”,而把间接交往叫做“沟通”。

我们在这里所谈及的就是指直接的交往。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直接的交往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这些条件主要是:

1.交往双方之一应该有把某种事情告诉另一方的愿望,就是说有了一种明确的想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要求,而另一方也希望能从他人那里获知某种事情或信息。也就是说,交往中一方要有发出某种信息的想法或愿望,而另一方也愿意接收这种信息。当然,这种信息不一定是合乎常理的、正规化的。譬如,有的时候,我们会有想找一个人聊一聊的想法,这时很希望朋友能够满足自己的这种愿望。朋友或许恰恰有事或因故不能接受你的这种想法,因而我们会感到很苦恼。这就是一方发出了信息,而另一方却不能或不愿接受这种信息,因而,这一次交往可能就会单方面夭折。

2.交往双方期望获得一定的交往效果,期望从对方那里获得一定的东西。当然,这种东西并不一定是体现为物质性的。平时我们所见到的人们的社会交往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如交流感情、增加友谊,或联系工作等,有一定的功利性。人是理性的动物,要求自己的一切行动都有符合心理逻辑的充足理由。心理学家们发现,只有当一种关系对人们来说是值得的,人们的交往行动才出现,人际关系才得以维持。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斯曼教授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当然这种交换与市场上在买卖关系中发生的交换不完全一样。它不仅有物质品的交换,同时还包括非物质品,如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但是,发生在人际关系当中的交换与发生在市场上的交换所遵循的原则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人们都希望这种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的交往关系更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心理的平衡。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或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这种关系。

3.交往双方都有意或无意地力争达到互相了解,双方各自支配着对方的反应。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价值保护的原则在起作用。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只接纳那些喜欢自己、支持自己的人,而对否定自己的人则倾向于排斥。同样,我们想同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那就必须对人们的这种自我价值感起积极支持作用,避免人们的自我价值保护的防卫倾向。如果我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威胁了别人的自我价值感,那么就会激起对方强烈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引起对方对我们的强烈拒绝和排斥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无法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已经建立起来的关系恐怕也要遭到破坏。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进行的社会交往大都具有以上的内容,交往的双方各自交替扮演着客体和主体的角色,能够比较迅速地达到社会交往的目的,因此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这种直接交往方式进行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的过程是人们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社会交往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机制。不管什么类型的社会交往,按照其主客体的存在形式,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社会交往、群体间的社会交往、个体与群体间的社会交往等,我们在这本书里所谈到的主要是指个体间的社会交往,即更多的是两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有关技巧。但是,不论如何,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都要通过一定的交往手段才能实现。这些交往手段则主要有两种:

1.言语交往手段。言语交往是指以语词符号实现的交往。它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方式。人们的社会交往,无论如何也不能离开语言。以最起码的社交礼仪来说,刚一见面时要致以间候,有碍于对方时要致以歉意,分手时要道别……可以说,言语不仅担负着传递信息的功能,而且也是激励或抑制群体任何成员的情绪影响的手段。肯定的情绪影响或否定的情绪影响,会不断地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共同活动。在以后的各个技巧中,我们会看到不同的语言技巧的作用。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实现交往过程中最有效和最重要的“中介”。因为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借助于语言表述的意义最准确,误差的损失最少。语言有助于交往者对交往情境的理解,从而减少相互之间的误解和猜疑。

语言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手段。由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的区别和主观学习程度的差异,语言作为交往手段也有其一定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但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和它所属的社会成员心理之间的牢固联系很久以前就已经被人们所认识。从语言作为一个整体属于人们的某一共同体(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等)的观念出发,可以看到每一个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个别成员之间的言语活动都是由非常严格的规范所明确规定的。任何共同体的语言规范的这种固定性既可以使局外的研究者,也可使语言承担者本人在其他语言中划分出这种固定性。在某种情况下,共同的语言就成为使用这种语言的人类社会团结的象征。所以,人们往往可以根据某种语言来划分社会群体,也可以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中再依据地域方言、职业方言划分出不同的二级社会群体;也可以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依据所使用的词汇、语义、修辞、成语乃至词态、语法和语音等来划分其所属的阶级与阶层、社会地位与年龄性别差别等差异,并且直接影响着交往水平与交往范围。

不同群体活动的特殊性决定和制约着它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词汇上的差别。不同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首先反映在语言修辞上,反映在从社会历代已经形成的词汇中对某种语言形式的选择上。所以说言语行为的规范性不仅仅保证了交往双方能够彼此了解,而且也表示出双方的社会地位与相互关系。

甚至,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还会形成对某一事物的一种特定的表达语言,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群体的社会成员。我们从日常各个单位或某一小群体中,也可发现这种仅仅为自己群体成员所理解的语言表达。

语言的交往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交往手段,它使人的交往过程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然人可以通过文字记载来研究古人的思想,也可以将当代人的成就传留给后代。借助于传播媒介,一个人的思想可以为很多人所分享。所有这些,没有语言是无法实现的。就拿最常见的男女双方谈恋爱来说,在最初的时候,双方都对对方有好感,可又不便通过语言来表达,但仅仅是靠非言语信息,又怎么能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

在人类的一切经验当中,共同性最大的就是语词。因此,语词交往可说是最准确、最有效的交往方式,也是动用最广泛的一种交往手段。一个人如果缺乏语言能力,如哑巴不会说话、盲人无法识字或出国不懂外语,那么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过程就变得十分困难,有些交往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2.非言语交往手段。它是借助于非语词符号,如姿势、动作、表情、体态等实现的交往。

人与人的交往并不时时都表现为言语的交往,在很多时候它还通过非语言的交往形式反映出来。例如,你得到一个坏消息,心情很不好,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或教室里,打不起精神与任何人说话。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你自己与别人是否进行了交往呢?事实上,每一个经过你身旁的人都会感到你遇到了麻烦。他们决定暂时不打扰你,让你一个人先呆一会儿。只有那些平常与你关系特别,感到必须对你表示关怀的人,才会问你究竟怎么了。所以,你独自坐在那里,甚至不想让别人知道你碰到了麻烦,但别人还是知道了你的情况。因为你的表情、姿态以及不同于平时的一些变化,已经向别人透露了你的状态。

非言语交往的实现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动态无声的目光、表情动作、手势语言和身体运动等实现交往。二是通过静态无声的身体姿势、空间距离及衣着打扮等实现交往。这两种交往可以说都是身体语言的交往。三是通过非语词的声音,如重音、声调的变化、哭、笑、停顿等来实现交往。心理学家称这些非语词的声音符号为副语言。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副语言在交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句话的含义常常不是决定于其字面的意义,而是决定于它的弦外之音。语言表达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语调的变化,可以使字面相同的一句话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一句简单的口头语“真好”,当音调轻低、语气肯定时,表示的是由衷的赞赏;而当音调升高、语气抑扬时,则完全变成了刻薄的讥讽和幸灾乐祸。

研究表明,在一般人那里与在一个家庭中相比,后者对非言语交往手段的依赖性要更大一些。长期的共同生活与情感上的交融,已经使家族成员之间对许多问题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这时,非言语交往手段就可以避免在另一些公共场合或是群体中对于情绪、情感解释不够准确的弱点,而成为一种有效的交往手段。“眸子传情”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尤其是在一对恋人那里,我们可以看到非言语交往手段的作用更加重要。他们的眼神、动作往往有别人所理解不了的含义。

非言语交往手段在不同的情境中对言语还有不同程度的依赖性。它们经常地伴随着言语手段进行社会交往,运用“生动的内容充实它”,或者代替言语表达独立地表现出来。

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特定的社会现象。社会交往既是个体作为社会成员的心理需求,又是生产实践客观要求的历史产物。人需要别人、需要交往、需要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具体动机很多,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复杂的具体动机,都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对于确立自我价值感的需要,一是人们对于获得明确的安全感的需要。

1.人的自我价值感的确立。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为了使自己的人生具有价值,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人需要了解别人,需要通过别人来了解自己,需要爱和被爱,需要归属和依赖,需要助人或得到别人的帮助,需要有机会显示自己的优越或展现自己的专长,等等。所有这些,都使人需要别人,需要同别人进行交往,需要同别人建立并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当人们的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他就会觉得生活富有意义。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

人的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是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来实现的。大量的科学研究揭示,人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性格与心理状态的评价,以及对人、对事、对物所持有的看法,常常是不确定的。人们要想在这些方面作出明确的判断,必须通过将自身的状况与他人的状况进行比较,亦即通过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人只有找到了一个参照系,并确定了自己在这一参照系中的位置之后,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一个人对自身状态的不确定感越强,进行社会比较的需要也就越强。由于这种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常见的现象:学生考试结束后,往往不只是关心自己的成绩,而且很关心其他同学的成绩。因为只有既知道自己的成绩,又知道了其他同学的成绩,并将自己的成绩与同学的成绩相比较,自己的成绩才有明确的评价意义。比如,某门课程的成绩是80分,这个成绩就无所谓好与坏,只有把它与其他同学的成绩进行比较,才能知道80分是名列前茅还在落在人后。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对于别人及别人同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社会比较的过程来实现。只有通过社会比较,明确了自己、他人及其他被评价的事物在某一特定的参照系中的位置,我们才能建立起对自己、对别人及对周围世界的明确概念,才能把握自己的周围世界,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引导,并在此过程中保持明确的自我意识,保证自我价值感的确立。

在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比较对象一般是与人们在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方面相接近的人。一个人往往首先认同与自己特征最为接近的群体,以这个群体的反应或状态作为评判自己的反应或状态的标准。所以,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的社会交往对象,大都倾向于在年龄、态度、阶层、性格、社会职业、种族或地域相近的人群中选择。人们稳定的人际关系,也首先倾向于在年龄、阶层、社会职业、性格、态度或经历一致的人群中建立。古人所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现象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大量的心理研究证明,在社会比较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当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与别人的反应或状态出现差距时,人们会产生偏离焦虑,使心理上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人们矫正自己的反应或状态,使其更接近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并最终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当然,从别人的角度上来说,人们的反应或状态也会对别人发生性质相同的影响,使别人的反应或状态向人们自己的反应或状态迫近。这种相互作用、相互比较的结果,最终会使一个群体达到高度的一致。

2.获得明确的安全感的需要。这是人们需要别人、需要交往并建立和维持一定人际关系的另一个基本的社会心理原因。

人作为有机体,同样要遵循生存是第一要义的生活法则。没有人怀疑,自我保存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需要。因此,人都需要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安全感。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最为有效的途径。当面临危险的情境而感到恐惧时,与别人在一起,可以直接而有效地减少人们的恐惧感,使人们感到安宁与舒适。

国外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叫“剥夺感觉”实验。实验者对一些志愿受试者蒙上眼睛,套上手,送进隔音实验室。实验室很小,刚能放一张小床,但是设备却很讲究,有空调设备和一些控制装置。受试者除了进食和排泄外,可自由地躺在床上。受试者进入实验室,眼看不到,耳听不到,手也触摸不得其他的任何东西,一切感觉基本上都被剥夺了。实验者要求受试者在这样的条件下,过的时间尽可能地长久些。

开始时,受试者还觉得十分惬意。后来,时间长了,惬意感慢慢消失,难受感逐渐增长并取而代之,最后产生痛苦,甚至无法忍受。他们不仅感到时间特别长,胡思乱想,甚至产生幻觉;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忍受一周以上的时间。据对“释放”出来的被试者进行心理测验的结果表明: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部分丧失,智力低下,不能正确地识别几何图形,不能做精细的动作等。总之,各种心理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他们必须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这个实验表明,人不能与世隔绝,否则,将无法正常地生活下去。同样地,当人置身于自己不能把握或控制的社会情境时,也会缺乏安全感。例如,当一个人调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单位时,或一个学生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学校时,由于突然脱离了原来人际关系的支持,新的人际关系支持还没有建立,因而在自我稳定感和社会安全感方面会出现危机。在新的人际关系支持建立起来之前,人们会一直处于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与生物安全感的建立相类似,获得社会安全感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与人交往并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当一个人的社会安全感出现危机时,进行社会交往的需要就十分强烈。不过,与生物安全感的建立不同,一个人要获得充分的社会安全感,仅有别人的伴同或表面交往还很不够。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同别人建立起了可靠的人际关系之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人到了新的社会环境中,之所以尤其看重同别人的交往,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珍视别人对自己的接纳、友好和帮助,希望尽快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由确立社会安全感的需要决定的。

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交往是信息和对象的相互作用,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体现、表现和形成人际间的关系,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现实社会中,影响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建立的因素有很多种,但不外乎文化的、心理的、社会的、时空的因素等几个方面。

1.文化因素。这是一种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对交往形成的影响因素。它主要体现为待人接物的礼节或风俗习惯。但正是这些,很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态度和动作。孔子曾经告诫过人们,当进入别国的国界时,应该先问清他们的禁令,进入别国的都城,则应该先问清他们的风俗,即所谓“入境问俗”。《礼记·典礼上》说:“入竟(境)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据说一位刚到美国不久的中国留学生,一天对他的老师讲:“我女友准备与我订婚了,可我本不想这么早就订婚的,你看我该怎么办才好呢?”老师问他:“你和你的女朋友是怎么认识的?为什么这么快就要订婚呢?”他说:“我们是在图书馆里认识的,是她主动和我好的。上周末她突然邀请我到她家去看她的父母!”他一说到这里,他的老师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因为按照中国的习惯,女方如果邀请男朋友到家里去做客,拜见其父母,那就意味着女方对男方是比较满意的,希望能与男方订婚。而在美国,邀请好朋友到家里去则是很普通的事情,不管好朋友是不是和自己同一性别。这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同一行为的不同理解。

同样的,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不同的观念,也会对交往产生影响作用。如我国古代的“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观念,就使当时男女间的交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心理因素。人的交往活动会伴随着不同的心理状态而进行。如果双方的认知相同、情感相容,就可能促使双方交往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心理因素或心理现象会对我们的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限制交往活动的进行,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心理现象:

首因效应它是指交往双方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今后交往活动的影响。当两个陌生人相遇时,他们会相互观察对方的衣着、谈吐、风度,以及其他易于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行为,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对对方作一个初步的评价。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资料来对一个人作出某种判断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偏差,甚至会出现错误,但大多数人却乐于上当。所谓“以貌取人,失之于人”,也正是这个道理。

月晕效应这是指人们对某个人形成的整体印象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评价和认知。例如我们对某一个人整体的印象特别好,则这个印象会逐渐扩展到其他的特性,结果对他的判断是长处多于短处,这就是月晕效应。反之,假如对某人的印象欠佳,则往往也忽略了他的优点。甚至当认为某个人不好时,就会认为他十恶不赦,一些他没有的缺点,也要硬加到他的头上。中国的两个成语很精辟地概括出了这种月晕效应:一个是“爱屋及乌”,一个是“厌恶和尚,恨及袈装”。

刻板现象这是指人们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很多,例如以籍贯或区域来判断和区分人们的特征,认为江南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山东人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吃苦耐劳;而天津人、北京人在人们的心目中一般被认为是比较能说会道、善于交际的。

刻板现象是对人、对团体的最初步、最简单的认识,它虽有利于对某一个人、某一群人作出概括性的反映,但也容易成为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它往往会对被刻板化的人造成不必要的、无意的伤害,从而阻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的认知和交往。

刻板印象是人际知觉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人们往往根据他所接触过的某些人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特点,而认为这一类的所有人都具备这些特点。甚至于对于那些从未遇见过的人,也有这种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直接与某些人或某个特定的群体接触,然后将得到的一些信息或特点固定化,当再次与属于这一类的其他人交往之前,马上就想到了那些固定化的特点。二是根据间接资料而来。这些资料的获得,更多的都是道听途说,未经自己的直接交往和接触。

制约现象也叫定式效应。它一般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倾向,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的现象。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根据某一特征的存在而推论与此一特性有关的某些特性也同时存在。例如,有人曾经对另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印象,后来就容易发生当遇见跟这个人的某些人格特征(如音容笑貌或其他方面)相类似的人,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良好印象的心理制约反应。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乃是对一个人的音容笑貌已经形成和我们所喜欢的人形成了一个制约反应的单元,因而只要我们遇见与此相类似的音容笑貌也就会产生单独地引起对这个人的全部反应。平日我们所谓的“一见如故”、“一见倾心”就多属于这种制约现象。

3.社会因素。人类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友情的社会,每一个人也都是生活在一个有朋友、有知己的人际关系中。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与什么样的人交往,与什么样的人保持较密切的关系,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选择的。但人际间的吸引却是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人际间的吸引主要是指主体主观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时间和空间、直接或间接、实在和希望的相互依存关系。它是指交往双方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现象,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人际吸引像一个无形的磁场,将人与人“吸”到了一起,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影响人际间吸引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比较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外表的吸引性一个人的体形外貌是由先天遗传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它不依个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但一般人在判断别人时,从心理上却往往无法消除由于别人外表所产生的影响。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外表因素往往有形或是无形地左右了人际间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材料认为,人的外表越吸引人,就越为人所喜爱。这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关系,而且适用于所有的个体交往过程。

类似因素人与人若有相类似的因素尤其是有共同的态度与价值观,则不但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与共鸣,同时亦容易预测对方的感情与反应倾向,因此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彼此容易适应而建立起人际关系。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呢?一个可能的因素是:类似或相符本身具有一种增强作用。对于与我们的态度、价值观念相类似的人,我们与之争辩的机会较少,而且由于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往往容易加强自信心;从另一方面说,它也能使我们得以维持一致和平衡的友谊。因而态度的类似性,就会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此外,与自己的态度及价值观念比较类似的人,也比较能够正确地反应我们自己的能力、感情和信仰,因而也比较具有吸引力。然而态度的类似性并非单靠一两次接触即能发现的,通常是在多次的交往联系中,慢慢地发现对方与自己的共同点,而由于共同点的发现又促进以后的交往的频率的增加,使交往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都降低到最低限度,彼此产生好感,并加以认知上的认同和情感上的接纳,相互的人际吸引随之增强。如此循环往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更加稳固。

需求的互补性需求的互补性是指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彼此的社会增强作用的满足,二是彼此心理特征相反者的互补作用。

人与人一旦开始交往,其所建立的人际关系是否得以持续或中途停止,有赖于彼此的社会增强作用,即个体能否透过交互作用而获得动机的满足。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助益,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愿望,或彼此发现共有的态度时,两人的交互关系便有了继续维持的可能。反之,如果一方增加了另一方的不安,或对另一方表示不友善,关系则难以维持。两个人透过彼此的交互作用所获得的报偿超过由此而来的损失时,两人之间的人际关系才得以维持。亲密的友谊关系,乃是彼此以极少的损失可换取很多的补偿,亦即相互满足的状态。

人与人不仅是具有共同特征者愿意相聚在一起,彼此特征相反者亦有互相吸引的现象。就是说,尽管两个人的性格、态度可能大相径庭,但是,当一方所具有的本质和表现出的行为正好可以满足另一方的心理需要时,也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力。

这种因互补性引起吸引的情况,在一般的交往或工作中有四方面表现:即思想观点、需要利益、能力特长和人格特征。例如,性格外向、直率、主观武断、脾气暴躁的人与性格内向、思维周密的人配合工作时,由于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就易相互吸引,团结合作。而男女异性交往的人际关系中,这种情况就尤为常见。一个主动的支配性男性与一个被动的顺从性女性彼此很有吸引力,这也是婚姻关系得以维持长久的基础。

情感的相悦性我们之所以喜欢一个人,愿意和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因为那个人也喜欢我们。对于那些不喜欢我们的人,当然我们也不会喜欢他们。这种情形特别是在一个人迫切地需要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时,就更是如此。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体验到,当自己很希望得到别人的爱,而那个人也真的喜欢自己、爱自己的时候,我们就会对那个人爱得更多、更深。与此同时,由于双方心理上的接近与相互帮助,因而也就减少了人际间的摩擦事件与心理冲突,这种相互间的赞同与接纳,也是使彼此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心理条件。

4.时空因素。主要是指时空上的接近。这往往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加深了解的一个客观外在条件。所谓“人熟是个宝”就是这个道理。时空上的接近往往表现在居住距离的远近和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这样两个方面。

距离的远近一般的,人们生活的空间距离越小,则双方越容易接近,彼此间就越容易相互吸引。例如在教室里座位靠近的学生之间,在机关里办公位置邻近的同事之间,以及住宅接近的邻居们,彼此见面的机会多,自然而然地也就容易建立人际关系。而距离较远的人,其形成或继续友谊的机会就比较少。然而,交往中距离的远近不单是指空间上的,它还包括时间上的和职业上的、背景上的距离的远近。因此,邻居之间可能存在人际吸引,即“远亲不如近邻”;而同龄人、同乡、同学、同事、校友等等,也会由于有着一种功能上的接近,而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彼此相互吸引,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在以后介绍交往技巧时,还要提到这一距离相近的作用。

距离的邻近性为什么会增加人际吸引呢?这可以从社会交换理论作出解释。通常,人们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总是倾向于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报酬,在交往中也是如此。时空距离的更为接近提供了对一个对象比其他对象更为优越的交往机会。和邻近者交往,一般可以节约时间和精力,只要花比较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或者只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所以和邻近者交往,所付出的代价是比较小的。

相互交往的频率

人与人或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或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如医生与护士、经理与秘书),相互交往的次数愈多,则越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具有共同的话题,从而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尤其是陌生人相处的初期,地理位置的远近与交往的频繁与否,对于建立人际关系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交往双方有很多接近点,这些接近点就会缩小相互间的时空距离和心理距离,使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喜欢。而且,经常的接触可以增进相互了解,也容易预测他人的行为,因而使得双方在交往时有一种安全感,不会因不知对方“底细”而随时准备防卫,处于不安的紧张状态之中。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较高的交往频率和彼此的相互了解,实际上就是一个“熟悉性”的问题。因为熟悉能够增加相互吸引。如果两个人见面的次数多,彼此熟悉,自然就会增加喜欢的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