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主要内容,赢得友谊的技巧

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主要内容,赢得友谊的技巧

时间:2023-08-11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其他19个人却对毛遂投以嘲笑的眼色。随即,双方歃血定约。最后,赵国在楚魏两国的救援下,击败了秦军,解除了被围困之危。她之所以能挣得里外上下的称赞,正来源于她对人的充分了解。如果不是对贾母和宝玉等人有所了解,那她就不能用语言使两者都满意,又何以能够赢得众人的称赞?黛玉、宝玉和宝钗三人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

从心理学上讲,人与人成为朋友的基本条件是双方之间的相似性和互惠性。两个人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或所学的专业、工作经历以及业余兴趣爱好等方面有一定的相近处,就会产生精神上的共识同求,这就是相似性;双方还能从精神上或物质上互相适应和满足对方的一定需要,这就是互惠性。有了相似性和互惠性这个基础条件,差异就可以缩小,心理距离就能够缩短,交流就会有成效,友情就可以建立。这种相似与互惠的程度决定了交际双方友谊的深度。因而,为了赢得首次效应,一定要积极求同,积极寻求和发现彼此之间存在的共知、共有、共爱、共求的这些共同点,改变陌生感,产生亲近感,引起话题,打开思路。这是交流感情的媒介与纽带,也是迅速接近对方的突破口和沟通心灵的胶合剂。

当你与对方有了初步接触并相互留下了较好的印象,那么,如何强化这种初步印象,进一步发展刚刚建立起来的友谊,从而使双方的谈话及以后的交往能够如老朋友般轻松自如、坦诚相待?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兵书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运用到社交上也是如此。人是需要了解的,你需要了解别人,别人也需要了解你。只有交际双方相互了解了,感情才可能沟通,障碍才可能排除。糊涂人办糊涂事,就在于与人交往时,既不了解别人,也不了解自己,以致受骗上当。

了解对方相当重要。我国古代有一个“毛遂自荐”的故事,就说明了了解自己尤其是了解他人的重要性。

公元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孝成王让其叔父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平原君准备邀上他家食客中文武双全的20个人跟他一起去,找到了19个人,其余的都不够格。毛遂这时向平原君自荐。当时平原君并没有看上他,说:“有才能的人生活在世上,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那锥子尖立刻就透露出来。现在先生处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我身边的人对你没有什么称道,我也没有听说过什么,这表明先生没有什么能耐,先生不行呀,先生留下吧!”

听了这话,一般人就会知趣地不再说什么。但是毛遂却打定主意要跟平原君一起去求救,而且他对自己的能力并不怀疑。所以他说:“我今天才请求搁在口袋里呀!要是让我早先能够搁在口袋里,就像整个谷穗那样突现出来啦,难道只是露出个锥子尖就算了吗?”

平原君听他这么一说,心想反正缺一个人,带上他也无妨,万一他真有本事呢?其他19个人却对毛遂投以嘲笑的眼色。

到了楚国,平原君同楚王谈论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从清早谈到中午,两人都没有定下来。毛遂按剑登阶,上了大殿,跟平原君说:“联合抗秦的事,两句话就决定了。今天从清早谈到中午也没决断下来,这是怎么搞的!”

楚王发怒地呵斥道:“还不下去!我只跟你主人谈话,你算干什么的!”

毛遂手按宝剑走向前来:“大王怒斥我的缘故,就是仗着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不能再倚仗楚国人多了!大王的性命已操在我的手中了。我的主人在面前,你喝叱什么?再则,我毛遂听说商汤凭借着七十里的上地而统治天下,周文王依靠百里的土地而征服诸侯,难道是他们士兵众多吗?原本是能够根据形势而扬威呀。而今楚国领土五千里,强兵百万,这是称霸称王的资本哪。凭着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对手。白起,不过是小奴才罢了。率领几万兵众,调发军队跟楚国打仗,头一仗就拿下了楚国的国都鄢郢,第二仗就火烧了夷陵,第三仗就凌辱了大王先人。这种百世的仇怨,连我们赵国也引以为耻,而大王却无羞耻之情!联合抗秦为的是楚国,不是赵国。我的主人在面前,你呵斥什么!”

听了毛遂这段宏论,楚王便答道:“是,是,真像先生说的那样,我郑重地以整个国家来从命。”

随即,双方歃血定约。最后,赵国在楚魏两国的救援下,击败了秦军,解除了被围困之危。平原君跟楚国定了合约之后,回到赵国,说:“我赵胜不敢再明察天下的士人啦!”于是把毛遂待为上等门客。

毛遂自荐的故事表明:首先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处境、地位、才能等方面有清醒的认识,从而对自己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其次,要对别人有正确的认识。这一点毛遂是很清楚的。他在平原君那里做食客三年,没有显露出自己的任何才能,或许就因为他对平原君还未真正了解。后来,遇到表现自己的时机,他能够勇敢地站出来,正是他通过三年来对主子的了解而树立了自荐的勇气。

了解对方,就要知道对方的特点。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在社交中立于不败之地。

某市一家涉外商店的一位营业员小王接待了一位美国顾客。小王态度热情,满脸笑容,把顾客看了好长时间的工艺品“唐三彩”递到了他的手中。美国顾客点点头接在手里,可目光还在看着另一个唐三彩。小王用手指着顾客手中的商品,热情地用英语说:“先生,还是这件不错,又比较便宜。”话音刚落,这位顾客朝他看了看,放下唐三彩,道了声谢,笑一笑转身而去。小王感到莫名其妙。后经翻译指点,他才知道原来是“便宜”两个字把顾客赶走了。因为在美国人尤其是一些有身份的美国人的眼中,商品的价格可体现出个人的身份,而买便宜货则有失身份。由于小王对对方的这一特点不了解,好心反而办了错事。

《红楼梦》里有个叫薛宝钗的姑娘,在贾府中,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夸她好的。她之所以能挣得里外上下的称赞,正来源于她对人的充分了解。她能根据不同地位、不同性格、不同年龄的人的需要,给他人以满足,这怎么能不引起别人对她的好感呢?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薛宝钗的为人之道。

第一例:宝钗在满15岁的那年,因贾宝玉高兴,要在荣府为她过生日。贾母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

在第二天的酒席上,贾母命宝钗点戏,她点了一出老人喜欢的《山门》戏,这使宝玉不快,指责她:“你只好点这些戏。”宝钗又依据宝玉的嗜好,向宝玉解释这出戏的音律好、词藻美,满足了宝玉的心理需要。她并不是从贾母喜爱热闹之处来说服宝玉,这样,又得到了宝玉的满意。如果不是对贾母和宝玉等人有所了解,那她就不能用语言使两者都满意,又何以能够赢得众人的称赞?

第二例:体现在她处理与黛玉的关系上。

黛玉、宝玉和宝钗三人之间构成了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对于宝钗与宝玉的亲近,孤傲清高的黛玉自然心酸嫉妒,把宝钗视为“情敌”、“心腹之患”,因而每有机会,黛玉总是要对宝钗针砭一番。然而宝钗却总是采用恰当而巧妙的办法予以化解。对于黛玉无关紧要的敌意,她不予理睬;对于某种有辱人格的讽刺挖苦,予以适当的回敬;一旦发现了转机便紧紧抓住,努力争取和解。

一次,贾母等人猜拳行令随意玩乐,黛玉无意中说出了几句《西厢记》和《牡丹亭》中的艳词。这类剧本在当时是“禁书”,黛玉这样的名门闺秀怎么能读禁书、说艳词?这会被人指责为大逆不道。好在许多人读书很少,没有听出来,但此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薛宝钗!然而当时宝钗没有感情用事,图一时之快,借此机会让黛玉难堪。她没有宣之于众,因为她很敏锐地发觉这是她与黛玉化干戈为玉帛的契机。这不能不说是宝钗的高明之处。

事后,到了背地里宝钗便叫住黛玉,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尚未出阁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她先给黛玉一个下马威,让对方感到问题的严重。依黛玉的性格和脾气,想不承认或想反驳都不可能。黛玉只好求饶说:“好姐姐你别说与别人听,我以后再也不说了。”宝钗见她满脸羞红,不再往下追问。这种适可、宽容的态度又让黛玉觉得感激。宝钗还设身处地、循循善诱地开导黛玉在这些地方要谨慎一些才好,以免授人以柄。因为她是真心真意地关心,所以“一席话说得黛玉垂下头来吃茶,只有答应个‘是’了”。

此事之后,宝钗守口如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一点失言之事,这使黛玉改变了对她的成见。黛玉诚恳地对她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而我又是个多心的……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那样教导我……比如你说了那个,我断不会放过的,你竟毫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若不是前日看出来,今日这些话,再不对你说的。”至此,宝钗和黛玉已达成和解。

了解对方的方法。要了解别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一是倾心交谈。当友谊有了进一步发展时,彼此间的交谈,会启发对方暴露自己的思想转变过程,从而加深了解。

二是第三者的介绍。我们往往通过别人的介绍而了解对方的一般情况。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途径。但别人的介绍仅仅是别人对他的评价,对方到底怎么样,归根结底还要靠自己去把握。这就像别人为自己介绍对象一样,介绍人把对方说得再好,最后的评价和决定还要靠你自己做出。

三是看他的拥有物。通过一个人的财产,大体可判断一个人的素质和爱好。一位姑娘,别人给她介绍了个对象,经过几次见面后,彼此间的印象都不错。一次,姑娘到这个小伙子家里去,进门后看了一圈就走了。过后,她托介绍人捎过话来:他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这个小伙子的素质高不到哪里去。一桩婚事就这样泡汤了。

四是看他的朋友的类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观察对方所结交的朋友的类型,我们可大致判断出对方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所以,孔子说:“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俱化矣;与不善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俱化矣。”

五是看他的职业。职业不同,兴趣爱好可能就不一样。比如,知识分子一般都爱看书,都关心国家大事;而工人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则比较敏感。

六是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可通过其档案材料了解对方。不过,这一般是不容易的。在了解对方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对对方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可以说就是一部历史,他的性格、思想、为人都与他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读懂这部“历史”、了解整个“历史”的全貌相当不易。但对历史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在的他。

我们平常可以看到曾经是多么优秀的学生,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譬如父母离异等因素,而导致其犯罪;还有那些终身不嫁或终身不娶的人,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曾受到过爱情的伤害或挫折。

哲学家叔本华在一本书里开篇就论女人,整个一篇文章没说女人几句好话。他对于女性有着一种很不正常的排斥感。为什么?这与叔本华的童年经历有很大关系。叔本华父亲早逝,母亲生活奢侈腐化,很少顾及他。对于一个需要母爱的孩子来说,这一切无疑使他蒙受了痛苦和耻辱,他对女性的看法也渐渐偏执起来。最后,他终身不娶,只身度完了自己的一生。

假如我们对叔本华的童年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就无法很好地理解叔本华的“意志说”,无法理解他对异性的强烈排斥感,无法理解他那种非常态的生活。

同样,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狂妄自大,恃才傲物,性格孤冷。不知多少少女少妇倾倒在这位“英雄”的燕尾服下,而拜伦在得到她们的温情后,又毫不犹豫地把她们抛弃了。她们为的是自己心里如火如荼的爱,而拜伦只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旧日誓言:征服世上所有的女人。

拜伦为什么会有如此“雄心壮志”呢?童年的拜伦,家境贫寒,遭人冷落,又忍受着母亲时而温和,时而暴虐的怪脾气,形成了孤傲内向的性格。情窦初开时,他爱上了一位姑娘,却受到了对方的羞辱和嘲讽,这对于要强的拜伦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于是,他发誓:今生今世要征服世界上所有的女人。

如果那些女人能够了解拜伦心灵上经受过的苦难,那么她们应该让他明白自己的爱是纯洁、真挚、热烈的,而不啻于爱情本身。

只有了解了别人,在交际中才能有的放矢,知道应该抑什么,扬什么。别人有段令人羡慕的光荣史,那么不失时机地提一提,既鼓励了对方,又增进了友谊;别人曾走过一段弯路,在交际中就该适当回避,帮助他忘记过去,看到自己的进步,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好;别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那么对此最好保持缄默,因为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失意的阴影中。

我们主张看对方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方;同时,我们也主张历史地看对方,因为人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呈现出一种动态。有的人犯过错误,我们不能一棍子将其打死,认为其不可交;有的人曾显赫一时,我们也不能就永远给他罩上美丽的光环。曾被鲁迅先生斥责过的镇压进步学生的杨荫榆,在抗战时期,为了百姓,同日军据理力争,最后惨遭杀害。汪精卫年轻时曾因刺杀摄政王被冠以“少年英雄”,但最后竟沦为日本侵略者的走狗、民族的败类。

社会中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这就说明,再伟大的人物,也有自己所不如别人的地方。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辉煌,有过引以自豪的事情。那么,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就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赞美。

人人渴望赞美。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潜意识:对这件事“别人会怎么认为”或“别人会怎么说”,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对赞许的期待。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甚至表扬。这实际上也是人性的一种弱点。不论多么平凡、多么自卑的人,其内心都有一丝自尊、一丝自傲。如果你说几句得体的恭维话,他马上就会很高兴。

应该说,渴望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上级或长辈对自己行为的表扬,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因为,这种表扬往往带有权威性。人们从这种表扬中,可以看到自己的社会价值,确定自己行为的意义。一个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的人,不会不渴望别人对自己行为的肯定。而相反,当一个人不注重别人评价时,他就开始自暴自弃了,这样的人很可能会走向自我毁灭。

赞美,对于人们来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人们最喜欢的东西,是无论男女老幼、美丑善恶、贫穷富贵,以及各种各样的人们都喜欢的。

赞美就是鼓励。年轻的妈妈常常把夸奖的话挂在嘴上:“宝宝真听话”、“宝宝真是个好孩子”等等。其实,妈妈夸奖孩子的时候,往往是孩子正在不听话的时候。妈妈的夸奖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对孩子行为的评价,而是对孩子进行诱导,所夸奖的只不过是希望孩子去做的事情而已。不过,这种赞美往往比直接鼓励对人有着更大的支配作用。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明:受到赞美的人能够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实验是在一所小学校里进行的,对象是一群小学生。罗森塔尔经过一番“考察”后,提交给老师一份名单,并郑重地嘱咐老师,名单上所列的学生都是最聪明的学生,将来必定大有作为,望老师好好地培养他们。老师对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话毫不怀疑,一直把名单上的学生作为“宠儿”和“骄子”而精心培育、热情鼓励。而这些学生也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这种优越。

实际上,心理学家所提供的这份名单里的名字是随意列上去的。但是半年以后,他再次来到学校考察这些学生的进步情况时,发现这些列在名单上的学生果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就连以前曾是比较落后的学生现在也成为优秀生了。

这次试验结果表明,当名单上的表现平平的孩子们,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暗示之后,他们便果真如老师期待的那样成为一批优秀的学生了。这说明了赞美的作用是多么大。赞美别人,是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的诀窍之一。美国工商界年薪最早超过100万美元的是美国钢铁公司的总裁查尔斯·施瓦布。年薪百万元,这意味着每天的收入为3000美元。他究竟有什么本领,竟能获得如此优厚的报酬?下面就是他的宝贵的经验之谈。

“我认为,能鼓舞起手下人的热情是我拥有的最大资本,而使人们的才能得以最大发挥的办法就是赞赏与鼓励。”

“我从未指责过任何人。我相信鼓励能使人工作,因此,我寻求表扬而不愿意找错。如果我喜欢什么,我就真诚地表示满意并慷慨地给予赞赏。”

“在我一生广泛的交往中,会见过世界各地的许多伟大人物,我发现在他们之中,不论是伟大的大物还是显赫人物,都是在得到赞许时比在得到指责时做得更好,干得更努力。”

所以,积极地鼓励和热情地赞许别人,正是施瓦布成功的秘诀。

赞美的技巧。赞美别人,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有很多技巧。我们简单地介绍几种。

第一,谈别人的光荣史。任何人都会有自己的光荣史。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有自己的光荣史呢:今天我表现好,老师奖给我一朵小红花。谈别人的光荣史,能使别人产生一种成就感,别人对你的印象也就会好。

一次,别人帮我介绍了一位教授,说他手头有一个全省范围的调研课题正在找人参与。项目本身要求较高,朋友知道我是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在这方面有所研究,于是向教授推荐了我。我去拜访教授时,进门之前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待进门落座后,我发现教授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他刚刚出版的新作《社会调查方法》,于是,我突发奇想:就从这本书谈起。于是,我虚心地向老教授谈起他的书,教授顿时满面笑容地把他是如何构想、又如何写作的一些经验告诉了我,我也谈了自己的一些体会。谈话进行得很顺利,后来,教授自然而然地把话题转向了正在进行的项目上,热情地邀请我参加。

对于有所成就的人,谈谈他的光荣史,不仅能把对方的“话匣子”打开,而且能使你对对方更加了解。这对以后的交往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二,符合实际,明确具体。赞扬不是夸张,不能夸大其词,而是要符合实际。古代有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长相十分漂亮但虚荣心又很强的皇后,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异想天开,派人用黄金铸了一把宝剑,然后召集所有朝廷官员宣布说:“我只知道我很美,但我还不知道我美到什么程度,你们都是经纶满腹、能言善辩的人,谁能把我的美貌形容出来,这把宝剑就赏赐给谁。”

皇后赐金剑,可谓名利双收,满朝文武官员都想方设法地来形容皇后的美貌。有的说:“皇后的美貌,是羞花闭月、沉鱼落雁。”有的反驳说:“这样说未免太过于虚浮了,皇后的美貌应是天姿国色、倾国倾城。”

众人都搜肠刮肚,有的描述皇后的美貌是天下第一,有的说即使是天上也是没有这么漂亮的,大家越说越玄,而皇后却一直不动声色,对大家的评论似乎并不满意。

这时,一位忠厚的老臣站起来说道:“老朽此生见过的女人无数,皇后算是最美的了。”

皇后听了大喜,连忙说:“此话最中我意,赏赐金剑。”

为什么群臣将天下溢美之辞用过都不能使皇后动心,而老臣的一句并不怎么突出的话却使皇后心花怒放呢?因为它既不过分,也没贬低,比较恰如其分地描绘了皇后的美貌。所以,皇后对他的描述最满意。

可见,即使是赞美之词也要符合实际,过分夸大反而会弄巧成拙。把赞扬变成了奉承,实际上就是一种讽刺,只不过这种讽刺可能是无意的。

第三,假借别人之口,或背后赞扬别人。在社交中,我们有时会听到别人在背后说我们的好话或坏话。对说自己好话的人,我们会对他倍加好感;而对说自己坏话的人,尤其是在背后里说,我们就会觉得不能与他再进行交往。所以,我们要夸奖人,可以借别人之口,也可以在背后里夸奖他。这样,对方一旦发现或听说了,对自己与对方建立友谊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假借别人之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比如:“王老师,听说您最近又出版了一部大作,能否让我拜读一下?”不管王老师是否真的出版了书,您对做学问的人这样说话,对方一般不会产生反感。真的出版了书,对方可能会因为你这样说话,答应借你甚至送你一本;而若对方近期没有出版书,他也会对你的产生好感,双方的谈话就有好的“引子”,比如他会给你解释最近忙些什么等等。

著名作家王朔笔下曾描述过两个小伙子,奉公司之命去恭维一个并不出名的学者。且看他俩是如何说的:

“关老师,我给您讲个笑话。昨天我去女生宿舍敲门,一进屋就见我们系两个女生一人面前摊着一本您的书,一边看一边互相赞叹:‘你说他怎么想的?怎么就能写得那么好呢?’”

“确有其事?”关老师问道。

“这我可以作证。”另一个人接着说:“前天这俩女生还指着我的鼻子骂我一顿:‘你这学生干部怎么当的?净请没听说过的名人来做报告,为什么不请关老师?’”

“其实你们即使请我,我也不见得去。”

“我也是这么回答她们的:‘你以为关老师跟一般名人一样吗?人家是真正做学问的。’”

看得出,关老师已由将信将疑转变到终于相信了。其实,这两个小伙子说的话全是杜撰的,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学生会干部,只不过他们这一“借口捧人”的双簧演得太像了,不由得关老师不相信。

背后说别人的好话,一般是需要对别人真正了解,而且从心里对别人佩服。所以,它收到的效果也比当面赞扬要好得多。

史料记载,唐朝武则天想选拔一位辅政大臣,便与宰相娄师德相商。娄师德极力举荐狄仁杰。武则天便采纳了娄师德的意见,将狄仁杰从外地召回京城,和娄师德共任宰相。

狄仁杰在以前曾和娄师德有过一些矛盾和摩擦,因此,对娄师德一直耿耿于怀。现在他当上宰相了,又不知道是娄师德向武则天推荐的他,便经常在武则天面前讲娄师德的坏话。

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你认为娄师德的品德如何?”

狄仁杰话里有话地说:“他带兵守边时,有过战功,但品行好坏,不很清楚。”

武则天又问:“他能发现和举荐出色人才吗?”

狄仁杰说:“我和他在一起,没有这方面的感受。”

武则天笑着说:“你能当上宰相,正是由于他的极力举荐呀!依我看,这方面没人能比得上他。”随即找出了娄师德亲笔写的荐表,上面写的全是狄仁杰的种种优点和长处。

狄仁杰看过,十分惭愧,他感叹地说:“娄公的度量这么广阔,连自己都包涵进去了,却还不领情,和他相比自己差得太远啦!”从此二人的关系密切起来,共同辅助武则天管理国务。

相信任何人处在狄仁杰的位置上都会感到惭愧,也都会对娄师德抱以尊敬和感激之情。

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不是武则天告诉了狄仁杰是娄师德对他的举荐,而是娄师德到狄仁杰面前去表白自己,狄仁杰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红楼梦》中也有一个故事与此相似。一次贾宝玉针对史湘云、薛宝钗劝他要做官为宦的话,对史湘云和袭人赞美黛玉道:“林姑娘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她说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凑巧这时黛玉来到了窗外,无意中听到了这话,使她“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结果宝黛二人推心置腹,感情大增。

想一想林黛玉平时的性格,如果不是偶然间听到了贾宝玉对自己的如此评价,恐怕她还是会照常和宝玉闹小性子吧。

第四,能当面称赞的还是应该当面称赞。因为称赞可用来安慰别人,尤其是对方因某种过错而觉得对不起你或处在悲伤之中的时候。平时,我们经常这样劝别人:“别再想那件事了。要是我去做,可能比你做得还糟呢!”“别再生自己的气了。这事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没办好也不光是你的事啊!”这种话,能够给对方很大的安慰!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合伙投资人贝多霍特,在南美曾做了一次失败的买卖,给公司造成了百万美元的损失,使洛克菲勒在南美的投资一下子损失了40%。为此,贝多霍特自己惭愧极了,觉得实在无颜去见洛克菲勒。但是洛克菲勒却熟知贝氏的优点,并能够善加利用,使事情很快有了改善。

一次走在路上,贝氏发觉后面跟着洛克菲勒,于是便紧走几步,想避开他。没想到洛克菲勒却主动走上前来打了招呼,并拍着他的肩膀:“好极了,贝多霍特,我刚才听人说起你在南美的事情。”贝氏连连自责:“但是那实在是一次极大的损失。我们仅仅想法保住了投资的60% 。”他等待着洛克菲勒的批评和指责。但是洛克菲勒不仅没有批评,反而表扬了他:“不错,那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这主要靠你处置有方,才替我保全了那么多,能干到这么好,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

可以想像,当别人尤其是下属有了过失并为之感到内疚时,哪种方法能够使他勇敢起来,克服错误,继续前进呢?是指责批评,还是同情安慰?无疑是后者。

当面称赞,还可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事心理咨询的美国心理学家凯苏拉曾帮助许多失意者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走上成功之路。她还曾帮助聋哑儿童终于讲出话来。有人问她到底用了什么神奇的办法。她说:“我使用的是一种有魔力的方法。我用这种方法能够帮助遭到不幸的人获得幸福。……无论我诊治的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还是正常人,这种力量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有效果的。这就是诚恳地鼓励和赞扬的力量。”

迈克尔·乔丹是驰誉世界的篮球明星。他不仅球技高超,而且在待人处世方面的品格也很出众超群。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很善于发现和赞扬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为了使他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队夺取全美职业篮球联赛的冠军,乔丹意识到必须推倒“乔丹偶像”,以证明“公牛队”并不等于“乔丹队”,1个人是绝对胜不了5个人的。这个浅显的道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往往认为,乔丹行,公牛队就行;乔丹发挥不好,公牛队就要失败。所以,乔丹执意要鼓起队员们的信心,变“乔丹队”为5个人的“公牛队”。

一次,乔丹问队友皮篷:“咱俩谁投3分球更准一些?”

“你!”皮篷说。

“不,是你!”乔丹十分肯定地说。

乔丹投3分球的成功率为28.6%,而皮篷是26.4%。但乔丹解释说:“皮篷投3分球的动作自然、规范。在这方面他很有天赋,以后还会更好。而我投3分球还有很多弱点。”

乔丹还告诉皮篷,自己扣篮时多用右手,或习惯地用右手帮一下。而皮篷双手都行,用左手更好一些。而这一细节连皮篷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两人的友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两人相互鼓励、共同提高,使公牛队多次夺得了全美篮球联赛的冠军。

第五,不要嫉妒别人。嫉妒是对别人的长处的一种排斥的感情。它本身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可说人人都有,没有利弊之分。嫉妒的程度有强有弱,嫉妒的结局有好有坏。它既能带来成功,也可能带来灾祸。有人由于嫉妒,在某个领域拔地而起;也有人因为嫉妒,在罪恶的路上越走越远。这里关键是嫉妒的导向问题。

当你看到别人在某一方面比自己强,产生了嫉妒心理时,要努力把这种嫉妒造成的消极情感指向自己,成为对自己的不满,进一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嫉妒。反之,将嫉妒造成的消极情感指向对方,并想方设法地甚至用不光彩的手段压低别人,相应地来抬高自己,这就是消极的嫉妒,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这是我们在社交中应该避免的。

想和对方交朋友,就要时时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处处要比别人强,决没有人愿意和你相处,更没有人愿意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谦虚,就要放下自尊心。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尊心,都需要别人尊重自己。自尊心是由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一个与世隔绝、远离社会而孤独生活的人,是不会有丝毫自尊心的。比如:他不会为自己的赤身裸体而感到羞耻,因为没有任何人耻笑他;他也不会去修饰打扮,因为没有任何人来欣赏他。

自尊心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存在的。我们超过了别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比别人优越,我们的自尊心就受到鼓励;反之,如果别人超过了我们,或者我们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别人,我们的自尊心就会受到威胁。假如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无高低强弱之分,大家都是一模一样的人,那就不会有自尊心存在了。

有时,为了结交朋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暂时把自尊放一放,以真心换取对方的情谊,取得对方的理解。汉代军事家张良学艺的故事,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有一天张良在桥头散步,见一老者端坐在那里。待张良走近时,老者把脚一缩,鞋子掉到河里。“把鞋给我拣上来!”老人以命令的口吻说。

张良打量老者,见其气度不凡,定有来历,便跑到桥下拣回鞋子。

没想到老人还不如意,又把脚一伸说:“给我穿上!”

张良跪着给老人穿好鞋子。老人对张良的举动比较满意,便对他说:“你倒像个有出息的人,我愿教你。”张良纳头便拜。

拜师之后,老人嘱咐道:“五天之后,天一亮你到桥头来见我。”张良高兴地答应了。

五天后,张良起了个大早来到桥头,但老人比他起得还早,责备他说:“姗姗来迟,心不诚矣!”让他五天后再来。

又隔五天张良闻鸡鸣起身,结果还是落到了老者的后面。于是又被推迟了五天。

这次张良于深更半夜便伫立桥头,迎着寒风敬候老者。老人见他确有诚心,便赠他《太公兵法》。他日夜攻读,勤奋不懈,最后终于成为一名著名军事家。

张良能忍辱负重,不以小辱而失大业,终于获得最后的成功。这也是他放下自尊心的必然结果。假如他忍受不了老人对他自尊心和诚意的考验(拣鞋、穿鞋、等待),老人恐怕不会把兵法教给他,他要成功也不容易。

谦虚,就要在对方面前不要显得过于精明。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真傻,我把他卖了他还替我数钱呢!”不可否认,世界上的人被别人骗的事经常发生,但把别人都看成是傻瓜,恐怕就不对。说这样话的人可能觉得自己挺聪明,但他所说的那个“他”也不一定就愚笨,有时只不过不戳穿他的把戏而已。

人生在世,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能不精明一些。但是,精明也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有的时候就要把握住精明的分寸,有的时候就要糊涂一些或者要装作糊涂。郑板桥就曾把“难得糊涂”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而高悬于墙。

在日本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人物叫丰田秀吉,正是他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他对人一向非常严厉,对不忠诚的人严惩不贷。日本还处在封建时代的时候,丰田秀吉担任摄政大臣。有一天,他听说当年的松蘑收成不错,便心血来潮,要亲自去采松蘑。可是当时时令已过,松蘑早已采光了。家臣们费尽脑汁,终于想了个办法——他们在一片地里插上了采好的松蘑。丰田秀吉第二天来采松蘑,连声称好。后来一位家臣为了讨好丰田秀吉,告密说那些松蘑都是临时插上去的。丰田秀吉笑着说:“我出身农民,对松蘑长成什么样自然清楚。大家这么做,出自一片好心,是为了满足我突然提出的愿望,我怎能加以责怪呢?”丰田秀吉就把这事这么“糊涂”过去了,可是他的家臣们对他却更敬重了。

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叶剑英同志,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吕端大事不糊涂”,在一些无关大局的小事上,他得饶人处且饶人,得到了很高的声誉。

我国古代还有一句很富有哲理的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意思是说,如果水太清了,就不会有鱼生存于其中,而人过于精明了,便不会交上朋友。所以,为人处世,不能太明察秋毫,不能太斤斤计较,做到“大事聪明,小事糊涂”即可。

国外有一句谚语:“让人觉得无知往往是最大的睿智。”这是每一个想做“聪明人”的人都应牢牢记住的。

谦虚,就要虚心向对方学习和讨教。“学无止境”,不论多么有学问的人,他也有不懂的东西,他所拥有的学间也是有限的。虽然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来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意见总会有不周密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充分听取对方的意见,并且随时保持着向对方请教的姿态。这样才能发展彼此间的情谊。如果不能有这种态度,不能努力向对方虚心学习,就不会有进步。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向对方请教,还可满足对方的成就感。每个人都以自己懂得比别人多而自豪。连小朋友也经常相互攀比各自家庭的富有:“我家有××,你家没有。”另一位马上就会反驳:“我家有,还比你家多呢!比你家的好呢!”这是人们一种很自然的炫耀感。炫耀是人性的一种表现,是隐藏在人们心底的一种欲望。大家都希望别人能尊重自己,也都希望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那么,当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肯放下架子,向人请教呢?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非常明确具体地提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心理需要。他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按照需要层次的不同,需要可分为几种类型: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成就的需要。人们在社会中生活,这些需要就会渐次地表现出来。而且,上述需要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而排列的。当人们的某一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就会提出下一层次的需要。从以上“需要层次论”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尊重的需要排在社交的需要之后,那么,在我们进行社交时,就要考虑到对方的这种需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时时刻刻为对方着想,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要赢得友谊就比较容易了。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从对方的需要出发。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曾统帅过美国军队。一次,他对官兵们讲话,谈到他与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友情,谈到他对美国的热爱以及希望战后访问美国。他原以为这段讲话,会赢得官兵的欢呼、鼓掌,因为他表示了对他们的国家如何友好、真诚,然而,事与愿违,台下一片哗然,有的士兵甚至叫起来,问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蒙哥马利事后一想,明白了:战争中士兵最关心的,是战争何时结束,他们何时与家人团聚。于是,在以后的讲话中,蒙哥马利就强调他自己:“比谁都急于早日结束战争,让大家回去团聚。”同时,他还鼓励士兵:“成功地执行自己的任务,并作为一个自豪的人回到家中。”

要从对方的需要出发,就要明白对方的需要是什么。里根作为学生和作为总统时对学生运动的态度的变化就可说明这个问题。

在上大学时,由于口才出众、能说会道,又有组织能力,里根在一年级就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当时,正碰上学院的教师们对院长的院务措施不满,同院长发生了纠纷。里根了解情况以后,倡议全院学生罢课支持老师,得到大家的响应。罢课很快取得了胜利,院长被迫辞职。从此,里根名声大噪。红极青年时代的里根每当谈起这次罢课事件,总是津津乐道,引以为豪。

后来,里根当上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他对学生运动的态度就完全变了样。有一回,伯克利大学的学生上街示威,反对美国政府的侵略政策时,里根却发表讲话说:“这些学生是胡闹,他们不好好念书,蓄意闹事,实在令人痛心。”当学生们问他在牛津大学闹学潮是不是也算胡闹时,里根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同样的一个里根,面对的也是相同的学生运动,为什么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态度呢?答案恐怕还要从他所处的社会地位上来寻找。作为大学生的里根,代表的是学生,反映学生的愿望,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己任;而作为州长的里根,代表的是政府,他要维持整个社会的安定,因此反对学生上街游行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我们要从对方的需要出发,就要关心对方、了解对方,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尤其是要从对方所处的环境中去理解对方。鲁迅先生曾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段名言:“石油大王哪知捡煤渣老太的心酸;灾区的饥民总不会去种兰花;就连贾府中的焦大,也不会去爱林妹妹的。”由此,我们想到了第二方面:能理解人。

第二,要能理解人。“人生难得一知己”,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名言。只有理解别人,才能进而了解别人。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总统任命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当时有人告诉他,格兰特嗜酒贪杯难当大任。林肯却说:“如果我知道他喜欢什么酒,我理应送他几桶。”因为林肯虽然亦知他可能饮酒误事,但他更理解格兰特的品格和才能,相信他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后来事实证明了格兰特将军的受命,促成了南北战争的转折。

美国巨型企业科内尔机器公司和科内尔电气公司,招聘公司经理的考试也说明了理解人的重要性。

考试只有一门课:莎士比亚。主考官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佩斯》、《仲夏夜之梦》等名著中,随意捡出一本,让参加竞争经理的考生们读一读,然后写出他们的读后感或体会。这种考试根本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要涉及《经济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等经营业务方面的内容。考试实质是考察考生的理解人、洞察人的能力,而不是他们的专业水平。试想,如果连小说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心理都不能懂得,那他们又怎么去理解自己的上级、下级和同事们呢?不论公司经营什么、规模大小,真正的企业发达、生意兴隆,是靠人干起来的,是围绕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起来的。所以,善于理解人的心理,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司、企业忠实恪守的信条。抓住了这一条,就是抓住了根本。

第三,帮助朋友渡过难关。人在社会中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对方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当朋友渡过难关时,他会加倍珍惜你们之间的友谊,甚至会以死相报。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下面的这个故事对我们所论述的这个问题有着恰当的说明。

东周列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在打败了叛军以后,开了个隆重的庆功会。大小军官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为了助兴,庄王让自己的宠妃许姬给在座的每位军官斟酒致敬。忽然,一阵风吹过,屋里的蜡烛全灭了。离许妃最近的一位小军官乘暗对许姬无礼。许姬恼火透了,气极之中,她忽生一计,将对方的帽缨揪了下来,然后摸黑赶回楚王身旁,告了一状。正当她准备幸灾乐祸地看那个“作案者”被受处罚送上断头台时,她分明听到了国王的声音:“请大家把帽缨都摘了,大庆之时,不必那么衣冠整齐,今晚我们喝个痛快!”蜡烛重新点上了,一群没有帽缨的武士们在狂喝痛饮……

后来,吴兵发兵攻楚,庄王被困,生命危急。这时,一位将领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斩杀敌首,打败了吴军,立下赫赫战功。战后楚庄王惊异地问:“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为何今日如此勇敢?”那将领说:“我就是在那次宴会上扯许姬衣服的人。当时你不但没有惩罚我,而且还宽宏大量地为我开脱,我早就想为您肝脑涂地,直到今天才找到报答的机会。”

患难见真情。救人于水火之中,助人于患难之时,这是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历来所推崇的高尚情操。人在患难之时,哪怕是一点点的安慰和同情,也能变成干渴中的清泉、洪荒中的桅帆、严寒中的炭火、黑暗中的灯盏,正所谓:“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在历代流传的一些作为中华民族思想精华的成语典故中,大量地反映了这一思想。如“同生死,共患难”、“同呼吸,共命运”、“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等等,都说明患难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旅人与熊》的故事:

两个好朋友出外旅游,走在一条路上。突然,一只熊在他们面前出现。一个人率先爬上了一棵树,躲了起来。另一个人无路可逃,又不会爬树,急中生智倒在地上,假装死人。那熊走近他,用鼻子嗅了一会儿,他憋住呼吸,一动不动,因为据说熊是不会吃死尸的。过了一会儿,熊走了,树上的人下来了,问那个装死的人: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话。他回答道:“狗熊给了我简单的忠告:对于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了的朋友,决不可与他一同旅行。”

《旅人与熊》的寓言在于告诉人们:在危险关头,只顾自己逃命而不顾朋友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世说新语》里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晋代一个叫简巨伯的人,有一天听说他的朋友患病,便不辞劳苦,长途跋涉前去探望。当他赶到朋友家里时,正赶上贼兵围攻城池。满城百姓纷纷弃家出逃。他的朋友行动不便又怕拖累他,就劝简巨伯:“我的病这么重,走不动,也活不了几天,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哎呀,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简巨伯恳切地说:“我远道而来,就是来探望你的。现在,敌军进了城,你又病着,我怎能扔下朋友,独自逃命呢!”说完,便给朋友熬药去了。

贼兵来到之后,看到简巨伯感到很是奇怪,问道:“大军到此,满城百姓都吓跑了,你为什么敢独自留此?”

简巨伯说:“我朋友重病在身,受不得委屈,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去为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贼兵听后,感动至极,竟停止掳掠,班师而归。

帮助朋友渡过难关,就要在朋友受人误解、陷入困境时,真诚地对待朋友,给朋友以安慰。有的时候,一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舆论相悖,受到的是指责、嘲讽和不理解,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真正的朋友对其进行安慰,而不能“落井下石”。

1855年,当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闯进美国文坛时,这种自由诗的形式不能为大家所接受。这本书所到之处,引起了暴风雨般的愤怒和斥责。别说是朋友,就连他的母亲和弟弟都将其斥之为废物,没人敢赞美这本诗集。惠特曼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话使他大受鼓舞,非常感动。这句话是这样的:“你处在伟大的经历的开端,我祝福你。”这封信是大散文家爱默生写来的。可以想像得到,爱默生写这封信需要多大的勇气!但是,爱默生所看重的并不是整个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而是《草叶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才华。这种真挚的情谊对当时的惠特曼来说非常重要。他没有沉沦下去,而是不断充实《草叶集》这本诗集,使它先后出版过九种不同的版本,自由诗的形式最后终于受到人们的喜爱,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而爱默生与惠特曼的情谊也由此更加牢固。

第四,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朋友受损。一个损人利己的人,将失去所有的朋友。

在交往中,人们往往会有着不同的想法。有许多人奉行“不吃亏”主义,只要不危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怎么说都行。否则,便行不通。这样对待朋友是不行的。下面的例子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1858年,当达尔文准备将自己苦心钻研了近20年的成果《物种起源》公之于众,提出进化论的观点时,发生了一件极为巧合的事。这时他收到了远在马来西亚的朋友、植物学家华莱士寄来的一封信和一份有关生物进化论问题的手稿,信中诚恳地请求达尔文批阅文稿,提出批评。达尔文读毕手稿,惊叹道:“我从未看到过比这件事更加显著的巧合,即使华莱士有我在1842年写的那个草稿,他也不会写出一个较此更好的摘要来。”

怎么办?在这个关系到谁是进化论的创始人的重大问题上,达尔文并没有犹豫。他在写给英国自然科学家赖尔博士的信中,表明要把首创权全部给华莱士:“我宁愿将我的全书付之一炬,而不愿华莱士或任何人认为我达尔文待人接物有市侩气。”他决定把自己的论文付之一炬,让物种起源这一人类认识史上的重大突破,全部归在华莱士的名下。华莱士得知这一信息后,深深地为达尔文的无私友情和高尚人格所感动,但是他无论如何也不肯接受这样的恩赐,经过反复争执,最后只得以他们二人的共同研究成果同时公诸于世。

第五,宽容别人。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征服力量。因为它是一种情感的给予和友善的施舍。它虽然没有给对方增加什么,但却可使对方得到最宝贵的东西,即仁慈之心。我国古代留下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故事,就是宽容待人的典型事例。

三国时代,诸葛亮为了巩固蜀汉后方,于蜀建兴三年平定了南中。在这次平定南中的战斗中,诸葛亮曾七次以武力和智谋生擒孟获,又七次将其宽大释放。最后,孟获心悦诚服,表示归顺。

宽容别人,就要不计较别人的过失,甚至是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讽刺也能大度对待。因为人们对于某一件事情、某一个人的看法往往会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地点及其他各方面条件而有自己的缺陷,往往会与事实有出入。而过分计较一时的得失,于我们交朋友相当不利。曹操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曹操在官渡之战将袁绍打败后,在清理战果时发现了袁绍逃跑时丢下的一批信件。这些信件都是曹操部下暗地里写给袁绍的。大部分信的内容是吹捧袁绍的,有的甚至表示要离开曹营,投奔袁绍。

曹操的亲信们看了这些信,非常气愤,纷纷要求曹操把写信的人统统抓起来,以除后患。但是曹操却命令将这些信件全部烧掉,并说:“你们想一想,当时袁绍的力量那么大,连我都感到不能自保,何况大家呢?”

再说,那些曾给袁绍写信的人,现在心中是一种什么滋味?所以,他们听了曹操的话,看到曹操的做法,大为感动,对曹操宽容大度、信赖部属十分佩服。他们都表示要痛改前非,一心一意为曹操效力。曹军的士气更加高昂。

第六,注意避讳。交朋友,就要注意维护朋友的自尊,就要注意避讳。没有人愿意别人一见面就提自己不愉快的事,即使是好朋友之间也是如此。

每个人都有不愿别人触及的缺点或隐私。俗话说:“锉子跟前莫说矮”、“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哪壶不开就别提哪壶”等等,都是要求我们要注意避讳。

日常的避讳主要有生理上的缺陷、家庭或个人的不幸如有难言之隐、身患不治之症等,个人在某些方面的短处如学生考试成绩不好以及一些特定的风俗习惯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遇到这些方面的问题,就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

譬如,可用替代的方式,改换说法。对跛足者,可这样说:“您腿脚不方便,请先走。”对聋人,可这样讲:“您耳背,请往前边坐。”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环境。譬如朋友的绰号,平时私下叫几声无妨,但在他身边有贵客或其女友,冒冒失失地称呼其绰号,恐怕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当然,如果交谈对象对自己的避讳并不在意或主动提及,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们进行交往,是为了获得并增进友谊。交际双方都有责任促使友谊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人们所受教育水平不一,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一,人们的思想观念不一,因此,会出现在一些事情上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的不一致。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正常的现象。但是,当不一致出现时,如何对待它?是不是非要争出个你长我短?著名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告诉我们:要避免争论。因为“争论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让双方坚决相信自己的意见是对的。”“要在争论上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输了,固然是输了,但即使是赢了,也还是输了。为什么呢?如果把对方彻底打败,结果被打败的会有自卑感,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以致即使你赢得辩论,却赢不到他的心。”“记住:‘即使把一个人驳倒了,也无法改变他的想法。’”

避免争论,是因为争论一般没有结果。俗话说,“人要面子树要皮”。争论的目的,就是要使对方服从自己,因此谁都不甘心失败。但争论双方怒气冲冲,却很难有结果。即使一方凑巧使对手无言以对了,他心里也是不服气的。

避免争论,是因为争论很容易伤感情,对建立和发展友谊极为不利。争论本身具有攻击性,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随着争论的不断升级,人们往往会拿那些不该当作证据的证据,来迫使对方认输。别人的隐私、自己的尊严、对人应有的尊重……这一切在争论面前都化为乌有。争论,与一般的学术争鸣不一样。后者是就事论事,以理服人;而前者,只要能使对方认输,什么手段都可能采用。发生了争论,总会给对方心里造成不应有的阴影。即使是一般性的争论,没有伤感情,双方再见面时,心里恐怕也会觉得有点不舒服。

争论,于己于人都无好处,那么在进行社交时,如何避免争论呢?

第一,要努力谋求与对方的一致。人们的社会交往,一般不会涉及大的原则问题,如果有不一致的地方,也仅仅是观点的不同、看法的不一。实际上,作为社交对象,人与人之间既可求同,也可存异,没有多大必要非要分清是非、统一看法不可。正常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不一定需要也不可能彼此完全赞同。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有不同观点,如有必要和可能就说服对方,统一认识;如果一时不能,那就要求同存异,不与对方争论。

第二,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的时候,我们感到我们是对的,而对方则坚持他也是对的,这时,不妨先向对方妥协,如有必要等过一段时间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或许交往双方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实验人员拿了一张纸让甲乙二人相对而立,甲说是纸红色的,而乙说是蓝色的,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这时,实验人员便让两人互换位置,结果发现双方都是对的,因为纸的两面颜色是不同的。又如我国古代寓言中的“瞎子摸象”,各人都说自己的对,而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象的全貌。所以,争论本身可能双方都是对的,也可能双方都是错的。那么,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为了友谊,为了赢得朋友,为什么不能让步呢?

第三,礼让对方。当双方争论的问题没有什么太大的利害冲突时,不妨暂时把自己的自尊心放一放,忍让一下对方。有的时候,退让甚至可以达到你想达到而又无法通过进攻所达到的目的。因为,你的进攻,必然会引起对方本能的反应——防御,这就会使你的进攻受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你礼让对方,对方也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反馈,自觉地退让。这时,你的目的就可能顺利地实现了。

我国古代被传为佳话的“六尺巷道”的故事,就反映了“争者不足,让者有余”的这种奇妙的心理现象。

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接到一封家书,得知家人修治学府,因地界不清,与方姓邻居发生争执,告到官府。因双方都是高官显族,县令也不敢贸然断决。因此家人请张英想想办法。读罢家信,张英赋诗一首寄回家中,诗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信后,遵嘱让地三尺,以示不再相争。方姓邻居得知后,也效仿张家,让出三尺地皮,于是在两家之间便留出了一条六尺的巷道。

第四,倾听。这是避免争论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任何情况下,听和说一样重要。认真地听取对方的观点,不仅会让对方觉得他重要,而且还能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在有必要时可以更有效地说服对方。卡耐基曾举了一个例子:

一次,在一个朋友举办的晚宴上,卡耐基见到了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因为以前一直没有与植物学家谈过话,因而觉得他的谈话内容非常有趣;珍奇的植物、培育新种的实验、室内花园以及有关马铃薯的一些事等等。植物学家一直谈了好几个小时。当午夜来临的时候,卡耐基起身告辞,那位植物学家转向宴会的主人,赞美他是个“最有意思的谈话家”。其实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没说过什么话。因为即使想说,他对植物学完全没有概念,又没转变话题,所以他找不到谈话的资料;而代替讲话的方式就只有听,而且是专心地听。这种专心地倾听,就是我们所能给人的最好的赞词。

我国古代有许多“善听”的格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说争执、对立双方的意见都要听,只有全面调查了解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是说要从对方所讲的言语中,听出他的目的、意图,即所谓“言下之意”和“弦外之音”。

明代著名作家冯梦龙的《智囊》所译的《智谋大全》中,有一则《细心推敲的杨评事》的故事。一位商人晚上辞别妻子,说将与某友一道出门经商。

天色启明,那朋友来敲门,高声叫道:“娘子,你丈夫怎么还不走?”

商人的妻子开门告知丈夫已走,朋友却说她丈夫并没有如约去找他。

不久,发现了商人的尸体。其妻告到公堂上。包公问明情况后,马上断定是那朋友作的案:他到门口叫:“娘子,你丈夫怎么还不走?”而不是叫商人的名字,说明他已经知道商人并不在家。那天夜里他既未见过商人,又怎么知道他不在家呢?

包公以其敏锐的辨听能力和深刻的分析能力,揭开了一道难题。平时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也应先认真地听别人是怎么说的,他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般来说,做到专心倾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眼睛诚恳地注视对方,注意他的面部表情及体态语言;

谨慎选择插话,以免打断对方的思路;

在必要的时候对说话人的话语有所协助,诱导其说下去;

注意对方重复使用的成语或句法,以得知他的要求或结论的来龙去脉。有的时候,我们还可用他习惯用的语言或成语来进行交流,这样会增加他对你的好感;

把说话人没有概括起来的话语,一边听一边整理,并能抓住对方所说的要害,让对方感到他的话很重要。同时这也可帮助你在会谈后做结论或是记忆。这一点相当重要,它会让对方觉得你是真诚的,哪怕过后你就把整理的东西扔掉;

适时地提出问题,尤其是对你想知道的事情或信息;

能够观察出对方没有说出的话;

当对方不知所云时,能够给其暗示或提示;

谈话近尾声时,可把对方的重点复述一遍,以使对方觉得你实在是在认真地倾听,而且也听懂了他的意思。

第五,不要随便插话。不随便插话,这既是一个礼节问题,也是一个保证能让对方把话说完,同时自己也能够完整地听清对方的意图的问题。随便插话,不仅会打断对方的思路,使对方对你没有好感,也会使其他的人产生不快。境外一些国家甚至在法律上有规定,不准人随便插话,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1985年,一个居住在英国的美国新闻记者皮凯特,在伦敦法庭被控为“破坏英国言论自由”而被判罚金。原来,皮凯特在伦敦著名的自由论坛——海德公园经常打断演讲者的话,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据说,这样做是因为他想把演讲者的问题“弄得清楚一些”。但英国法律规定,公民们可以在该公园开辟的演讲者踩在肥皂箱上自由发表意见而不受干扰。皮凯特因为插话过多,被视为破坏言论自由,成为海德公园第一个“外国被告”。

做到不随便插话,其实并不难,只要遵循以下规则即可:不要以不相关的问题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要抢着替别人把话说完;不要抢着帮人家叙述某件事情的经过,即使是别人的介绍不完整或不准确的时候;不要因对方某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有疑问而打断对方。

社会交往中,以大压小、以强欺弱是绝对要避免的。社交中每个人都处在同一起点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尤其是对于别人的缺点或不如自己的地方,更不能嘲笑,也不能贬低,而是要真诚地帮助他们。歧视别人的人,必然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我手头有一本《小小说选刊》1998年第2期,其中一篇小说所说明的道理正好可用在此,来说明受人歧视是多么痛苦,而歧视别人又是多么不应该。

《小小说选刊》及《小小说》、《微型小说选刊》是许多人业余生活非常喜欢读的一些刊物。它们登载的虽然都是些微型文学作品,但其中所富含的哲理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却毫不逊色。这篇小说的题目是《蓝眼睛·棕眼睛》,现摘抄下来:

“铃声未响,女教师琴思就快步走进了三年级的教室。细心的女生们发现:今天,老师的神情有些异样,一种不可名状的忧郁在她的眼里闪烁……

不过,当她的目光与孩子们相遇时,眼中似乎又漾起了一丝笑意。‘瞧瞧你们眼睛的颜色吧,’她说,‘依我看,棕色眼睛的人要比蓝色眼睛的人聪明、干净,你们说是吗?’

棕眼睛的学生互相瞅着,他们对老师的话感到困惑;而蓝眼睛的学生则开始不安地骚动了起来。在这个班上,有17个学生是蓝眼睛,而另外1个是棕眼睛。

‘蓝眼人的记性就是不如棕眼人,是吗?’老师继续问道。

沉默片刻,只听见棕眼学生纷纷赞同:‘没错,老师说得对极了!’一个棕眼学生甚至轻蔑地瞥了一眼他的蓝眼同桌。

下课了,在老师的指挥下,棕眼学生可以像往常一样饮用沙滤水,但蓝眼学生却被莫名其妙地剥夺了这个权利。‘这是为什么?’有个蓝眼女孩吃惊地发问,她睁得大大的眼睛中满是愤怒和不平。

‘因为一因为你们蓝眼人就是不行!’一个棕眼男孩得意地说。女教师继续在玩‘魔术’。下课时,她让棕眼学生多玩了5分钟,午餐时她又让他们优先买菜和用餐。而蓝眼学生只能可怜巴巴地呆在一旁……

又开始上课了。琴思问:‘谁来坐在前排?’‘当然是我们棕眼人喽!’几个棕眼学生得意地大嚷。当孩子们将自己的桌椅搬向各自的新位置上时,教室里闹哄哄地乱作了一团。

‘以后,蓝眼人要受到邀请才能和棕眼人一起玩。’老师宣布道,‘不过,棕眼人要想和蓝眼人一起玩,事先最好郑重考虑一下,你的棕眼朋友对你这样做会有什么看法……’

开始提问了。如果一个棕眼学生回答问题时结结巴巴,琴思就连声说‘没关系’,并耐心地帮助他;但要是一个蓝眼学生笨嘴拙舌时,她就连连摇头叹气,并喊一个棕眼学生来纠正他。

就这样,‘蓝眼睛’似乎已成了‘愚蠢’的代名词。课间休息时,再也没有棕眼学生邀请蓝眼学生一起游戏了。蓝眼人这下可真是窝囊透了!他们的表情、眼神、步态乃至说话的口气都显得分外沮丧,就像一群斗败了的公鸡。他们所做的作业也反常的错误百出,他们的表现似乎越来越证实:他们真的低人一等。相比之下,棕眼人则显得如此聪明伶俐而讨人喜欢,他们也开始相信自己要比蓝眼人高贵……

第二天早晨,上第一节课时,棕眼学生却个个傻了眼——“原来,琴思老师完全改口了。‘昨天我弄错了,’她说,‘事实上,应该是蓝眼人比棕眼人高贵。’棕眼学生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而原本沮丧万分的蓝眼学生却哈哈大笑起来——但笑声中却带着疑惑。

接着,同前一天相似的‘魔术’又一次地玩了起来。不过,这次蓝眼人对棕眼人要宽宏大量一些——也许,这是由于他们已经尝过受人歧视的痛苦?也许,他们动了恻隐之心?但尽管这样,这天放学前,教室里乱哄哄的,孩子们的蓝眼睛和棕眼睛里都冒着火花;而琴思坐在一旁,嘴角伤心地抽动着……

‘孩子们,想一想吧,’她突然发问道,‘这两天我们干了些什么傻事?’孩子们都愣住了。‘难道眼睛的颜色真的能决定人的优劣吗?’她继续问道。

‘不能!’孩子们很快领悟了老师有意思。

‘那么,现在你们一定明白了:种族歧视是多么荒诞啊!’她说。

随后,蓝眼人和棕眼人重新拉起了手。他们簇拥着女教师,女教师则紧紧搂着他们蓝眼睛、棕眼睛,每个人的眼中都泪光闪闪……”

人越走动越亲,关系越走动越密。要赢得朋友的友谊,就要经常与朋友联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和旧时那样,一定要走动。有时,一个电话,一封信,一个明信片,问候一下对方,就会使对方感到你传递出的温暖和友情。能够交到一个朋友不容易,而使新朋友变成老朋友更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莎士比亚有句名言:“衣服新的好,朋友旧的好。”我们在结交新朋友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过去的老朋友,要经常与他们联系。譬如,在方便的时候,经常到朋友家里或工作单位去拜访、探望他,友谊就会地久天长。

与走动相关的就是赠送礼品。礼物是表达情谊的一种中介。在社交中,礼就是敬意,是感情的物化,赠予必须发自内心。因此,礼品的珍贵与否,不在于礼品本身的价值与价格,而在于其所蕴涵的意义。所以,赠送礼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讲究实用。“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会朋友时,带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工艺品等,会使对方觉得你的人情味很浓。二是要考虑对方的需要和场合。一般来说,到朋友家拜访或应邀参加家宴,就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或食品、水果、花束等。有小孩子的,还可送糖果、玩具等。探视病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送些对病人有益或为病人喜爱的东西。三是要量力而行。打肿脸充胖子的送礼要不得。送厚礼也有弊无利。一方面,自己经济上负担过重;另一方面,亦使受礼的朋友不得不张罗着“还礼”,加重对方的负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