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名区建设

文化视野下的教育名区建设

时间:2023-09-15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名区建设的规划和思考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学校文化,文化为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化既是人所创造的,又反过来决定人、建构人、创造人。并且,文化研究的核心是对人的研究,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行为的转变,等等。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活动,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与文化是同源共生、共生共进的互动关系。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教育作为文化的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

在教育名区建设的规划和思考中,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学校文化,文化为教育的内涵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 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视角

要说清楚文化是什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可以找到诸多的关于文化的概念定义。研读前人对文化概念的解释,我们或许可以对文化获取这样几方面的认识:

一是,文化的概念很多,但有一个核心的东西,大家是趋同的,一致的,这个核心就是“人”。文化的主体是人,因此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的研究,研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有和谐的、矛盾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观念形态的。那么研究教育的文化,就是要研究在教育活动里的人,研究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中形成的关系。文化就是人化,人化的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文化既是人所创造的,又反过来决定人、建构人、创造人。因此,在教育领域的文化建设里,最重要的首先应当是人的问题,人的培养、塑造、发展。

二是,从对文化概念的考察中,我们明白了文化究竟包含些什么,可以借此对文化的众多表现形式做一个鸟瞰。尽管,可以说文化包含人类生活的“一切”,然而“一切”这个表述过于笼统。因此,要把这个“一切”进行类别上的区分,更加有利于我们对它的把握。庞朴先生对文化的阐述值得我们借鉴,他指出了可以从三个层面把握文化的内涵——物质、制度、心理(我们所理解他所说的心理,就是精神),还指出了他们的层次——最深层的是心理(精神),浅层面的是物质,居中的是制度和理论体系。

第三,由上一个认识,我们可以给教育中的文化一个概念界定,以明确教育文化的结构组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次。

在建设教育名区的实践中,“文化”首先为我们提供的是一种改革与发展的视角。把教育发展放在文化中去考量,在解读教育发展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一种在文化的话语体系下对教育的重新解构、分析和新的解释。例如:用文化的视角来考虑教育问题,就会将学校的环境、教育资源建设归结为教育文化的物质层面,将教育的规范、体制、机制、制度,归结为教育文化的制度层面,将办学理念、办学追求,归结为教育文化的精神层面。并且,文化研究的核心是对人的研究,文化建设的核心是行为的转变,等等。

可以举例来说明用文化作为透镜审视学校工作的意义。一所信奉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必然在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需要,充满童趣的、与儿童互动的、保障安全的设计和安排就会随处可见;一所以实现教师人生价值为管理追求的学校,就会不断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的机会,而不会贬低任何一位教师的作用;一所以倡导合作学习为课堂文化追求的学校,在课堂上就会更多地安排学生小组学习,并为小组学习提供资源和策略的支持。

就像刚才说的这样,学校的工作如此庞杂,而文化为一所学校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推及区域的教育,文化会使得我们在谋划教育发展,分析教育问题,规划工作思路时更加纲举目张,思路更加清晰。

但是,我们认为,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其更加重要的意义是:与文化相伴的教育实践,其本身就能够提供一种力量,并且,从现代学校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所提供的力量是核心的动力。

(二) 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质是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力

1. 文化的力量

广义的社会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探索和理解之中,它的发展和延续更与人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习俗、信仰和观念密切相关。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以及精神创造物,更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传播和绵延的动力。从语言萌芽到部落初建,从土地之制到礼乐之兴,从刀耕火种到信息革命,人类告别蒙昧落后走向开化文明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地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2]

每一个地方的文化,都影响着这一个地方的人的行为方式乃至行为效果。塞缪尔·亨廷顿在考察韩国和加纳的社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后发现:60年代,韩国和非洲的加纳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几乎完全相同,但过了30年之后,也就是在90年代初,韩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14大经济体,其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步。而加纳在30年时间里一直是原地踏步,依然是贫穷和落后。亨廷顿经过比较之后作出的结论是,这两个国家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别,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简而言之,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

有人说,中国的崛起归根结底不单单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个文化现象,不只表明国力在增强,而且更意味着文化在复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华文化被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系统,认为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这对当下社会建设的各方面都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何为中华文化的力量?胡锦涛同志精辟阐述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往往沉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他说:“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由此可见,植根于悠久历史中的中华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绝不是可有可无或仅供瞻仰的历史遗产,而是国家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在企业界有一种观点,企业发展一年靠领导,五年靠战略,十年靠文化。这种观点不无道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软实力”,有文化的企业未必都成功,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不会成功。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只会适用于一段时期,它会随着企业机制、体制和运营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核心管理者更替而随之变革,而企业文化却是企业发展自然积淀形成的意识层面的精神产物,是企业矢志不渝地继承和弘扬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永恒不变的管理哲学。

教育与文化更是密不可分,王邦虎先生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两者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活动,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与文化是同源共生、共生共进的互动关系。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教育作为文化的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其体现深刻的文化性格和意义。因此,教育与文化是在互动中发展的。在教育领域的诸多方面,深刻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例如教育的理念,培养人的规格,教育的资源和技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等。尤为重要的是,具有不同文化倾向的人,决定着教育实施的方向、内容和质量。正如叶澜女士所说,“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校长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学校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

2. 文化推动教育进步

文化是有力量的,但是它的表现形式不是风扫残云、摧枯拉朽的刚力,而是潜移默化、滴水石穿的柔力。

因此,文化在推动教育进步的过程中,所起到的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它影响着区域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品质,特别对教育者体现出六种力,即: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3]。这六种“力”,也可以叫六种功能,即文化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纽带功能和辐射功能。

正因为对于教育发展的独特功能,“文化”正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词语之一,文化建设已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追求,“文化的力量”正成为推动教育进步、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巨大动力。过去,一些学校可能借助历史惯性、政策倾斜、地域优势来谋求发展,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后校际的竞争将主要是文化的较量。在全区教育规模基本满足教育发展需要,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就位,学校管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育建设和发展的重心,必然将转移到以学校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发展上来。

3. 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力是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质

从我们对教育名区内涵的解读和指标的确定来看,秦淮教育的发展已经从一般意义上的均衡走向内涵发展的均衡,这样一种深度的教育发展不再停留在普及义务教育、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信息化技术装备等一般要求上。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性质、核心问题、理念、对策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渐聚焦到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问题上。

我们可以概略地将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归纳为:要更加“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发展和价值实现,当然包括校长、教师和学生;教育要更加“讲求品质”,在有学上的基础上,上好学;教育要更加“追求优化”,在方法、手段和路径上更加适合人的发展需要;教育要更加“体现特色”,为每一个人提供充分的、适性的机会,等等。

如何能够实现秦淮教育的内涵发展,进一步提供高位均衡的教育供给,使得秦淮百姓感受到身处教育名区之实,之好?这就需要教育人去追求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全心全意地致力于学校内部组织制度和文化的更新,课堂教学的潜能挖掘,学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探新,实现校长、教师在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育行为乃至整个生存方式的更新,最终促进师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完成学校从整体面貌、内在基质和实践形态的转型性变革。

什么力量可以推动教育发展由外向内地深度发展?当然是文化的力量。“所有学校优质,发展水平一流,名校名师辈出,办学特色鲜明”,仅仅是实现教育名区建设的一种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引领我们去逐一实现目标,完成指标的,是对区域教育文化力的研究和集聚。

一个区域内的教育有没有一种共同文化的形态乃至特色?

瑞典教育家胡森说,教育作为一个实践领域,其真正的本质在于地方性和民族性。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养成这个地方的人的不同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那么不同地方的人所实施的教育怎么会又怎么能完全相同呢?

所有的地方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其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从秦淮教育所植根的土壤来看,灵动的秦淮河水,古老庄严的贡院,总能给人无尽的期待和美好的遐想,秦淮教育正是植根在秦淮文化这片沃土上。秦淮文化内涵丰富:她是古都金陵的母体文化,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她是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自秦汉六朝至民国、解放后,历史的风雨在这里写下一个个重要的篇章;她是历代文人墨客和劳动人民共同凝聚的雅俗共赏的社会文化,翰墨篇章与民间艺术辉映出独具特色的秦淮风味。秦淮文化古朴丰厚,兼容并包,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乐舞、水利、建筑、织锦、科举、民间工艺……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都可以在秦淮文化中找到,她是中华文化独具个性的优秀代表,是秦淮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依据。只要善于在自己所处的地方寻找和发现,就能不断地觅得鲜活的精神层面、物化层面、规范层面的文化资源,并将其纳入到教育的视野中去开发和利用。

从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新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的时代,人们期望在新价值体系指导下创造新的文化。秦淮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生硬僵化的,学校从来就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地方,秦淮文化必然会,并已经在我们的实践中得到新的理解,增加新的内容。在秦淮区委区政府建设“人文秦淮”的总战略的指引下,教育对秦淮文化的“反哺”进一步转化为推动秦淮发展的巨大动力。具体说来,一是借喻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核心价值,培育新一代秦淮人的文化品格,塑就新的文化形象,提升秦淮的核心发展力;二是着眼秦淮发展的全局,主动服务区域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以秦淮教育的核心发展力推动秦淮的整体发展;三是通过优秀的学校文化积极引导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努力形成文化合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地方文化。

秦淮河水滋养了一代代的秦淮人,给了秦淮人一片教育的土壤,一个文化的根。秦淮教育在对秦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展现其独特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成就,发挥着其文化功能。这一切,形成了独特的秦淮教育文化。脱离了秦淮文化的秦淮教育是不存在的,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然而,当下的教育中,不可否认地存在着因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人的发展意义的偏颇解释,对应试的片面追求,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的人对其丰富的并且不断生长着的文化实践背景不够重视,日益地自我封闭、日益地脱离生活、日益地与生动的区域文化及人的心灵相疏离,从而导致我们的受教育者对自己生活其中的自然越来越疏远,与哺育自己的区域文化越来越陌生,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的现象。这些现象,减弱了秦淮教育文化对教育者的精神引领,遮蔽了秦淮教育文化对学习之本真的价值导向,更抛却了本该成为教育内容一部分的传统文化的传承。

提升秦淮教育的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一个必然的选择就是提升区域教育文化力,唤回人们对于秦淮教育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珍视、坚守,让秦淮的教育文化去浸润秦淮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孩子。因此,我们说,提升秦淮区域教育文化力,就是教育名区建设的实质所在、关键所在。

(三) 区域推进文化建设的主体工作是建设每一所学校的文化

秦淮教育将文化建设作为教育名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旨在推进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高位均衡发展”。我们理解的“高位均衡发展”,是每一所学校都成为让老百姓满意的学校。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同志提出:要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2012年义务教育区域内初步均衡,2020年区域内基本均衡的新目标。袁部长指出: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以县域内实现均衡为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要加强队伍建设,均衡配置校长和教师资源,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理解,只要秦淮区域内还存在着一所薄弱学校,“高位均衡发展”这个目标就不能视为完成,教育名区建设终有缺憾。

区域推进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形成具有秦淮特色的具有较高品质的教育文化。教育的独特性告诉我们,一个区域的教育品质不是由这个区域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品质决定的,也不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某几所学校决定的,而是依赖于这个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的品质的积聚。

所以,区域推进文化建设,它的推动者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它的引领者可以是某几所学校,但其主体工作一定要落实在每一所学校,唯有每一所学校形成具有一定品质的学校文化,才能最终凝聚成区域的教育文化。区域推进教育文化发展,就是要提升每一所学校的文化品质,让“每一所学校都美丽”。

(四) 区域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形成每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

每一所学校都美丽,不代表每一所学校都一样。从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的多元供给和文化的自身需要来看,理想的学校都应当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首先,特色发展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新目标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在实现均衡中追求高质量需要关注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在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注重内涵发展中,基础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为此义务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必须转向内涵发展,通过办出特色实现高水平均衡。办出特色、内涵发展是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均衡的有效途径与应有之意,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工作的核心任务。

其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必然是多元的教育、适性的教育。每一所学校的文化特色,就是每一所学校的教育特色、办学特色。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家长和孩子的需要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现象。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的校本课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决定了各所学校的办学“各美其美”,一个区域内唯有存在着具有不同需要的教育供给,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家长和学生个性化选择的空间。

第三,文化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从社会文化来看,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下,必然需要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也就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形成复杂社会背景下的多元文化。从学校文化来看,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人员结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社会联系,这使得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文化吸纳的趋向和能力。同时,在一些具体的文化因素中,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校本课程、校园环境、规章制度、交际交往习惯、校风、学风、教风、领导作风,诸多的不同造就了学校文化的不同。而我们的工作重心,就应当是在这些诸多的不同中发掘其先进的、独特的、富有价值的文化特色。

第四,特色是学校良性竞争的关键因素。所谓学校特色,从显性看,是学校工作某些方面特优于其他方面(即特性明显且相对稳定并成效突出),也特优于其他某些学校的一种办学业绩。从隐性看,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一种办学风格和文化传统。古今中外成功的学校,无不拥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无不以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教育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特色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那么,秦淮文化统领下的每一所学校在保持其共性的前提下,有没有可能从具有浓郁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秦淮文化中去寻找学校特色发展的生长点,实现其学校文化的特色发展呢?秦淮文化的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前面提到,在秦淮文化中,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乐舞、水利、建筑、织锦、科举、民间工艺等等众多的文化因素,凤凰台、考棚、夫子庙、中华门等众多的文化场所,就给了不同学校充分的选择空间,从而实现每所学校在秦淮文化的统领下,和而不同,各具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