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在寻求新的文化平衡,重塑新的学校文化的过程。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新课程要求下的学校发展的方向,学校的发展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区域是学校发展的场所,“创新”与“分享”是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的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及其运作方式,使区域真正成为学校文化繁荣的摇篮。
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的主要活动方式包括:沙龙分享、主题研讨、现场观摩、参观访问等。
(一) 沙龙分享
共同体内的学校通过轻松自由的沙龙形式,漫谈、杂议、抒怀,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就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交流分享。
按照预定计划,这是学校文化共同体开展的一次沙龙分享活动。这更像是在聊天,那种很轻松,很随意地闲聊。桌上零散地放着瓜子、梅子之类的小零食,空气中弥散着水果的清香,还有茉莉茶的芳香。不时有老师走动,或者是换个位子坐坐更便于和谁说说话,或是自个儿下位换放一首自己爱听的轻音乐。有的老师的桌上还放着一些杂志、书,从书名上看,有教育教学专著,还有儿童小说、成人文学,其中不乏当下最流行的。电视机不时地也会闪一闪,那是播放老师带来的碟片,主要是教育教学方面的课例、讲座什么的,是被用来推荐的。
气氛相当和谐、愉快。没有主持人,可每一个都是主持人,自己想说就可以说,想插话就可以打断,谈不到一处不说也好,争论个脸红脖子粗也无妨,想听谁的观点可以点名道姓,批驳对方的观点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没有固定的专题,不在乎学科,不在乎年级,学生的事儿,教师的事儿,家长的事儿,学校的事儿,社会的事儿;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到的教育教学的问题,甚至由此而联想到的其他问题,都可能作为今天的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管是谈感受,抒情怀,发牢骚,甚至是批权威,想的都是为教育、为文化,说的都是心里话,图的都是要发展。
看,夫小的王老师带来了她的读书笔记,大家都将鼓励的眼神投向她。“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一直以来就比较喜欢阅读关于文化的书籍,例如《文化苦旅》、《学校文化建设漫谈》等等。这些日子我又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介绍学校文化方面的书籍,结合我的语文教学,我觉得构建学校文化,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也是有责任、义务和能力为学校文化添砖加瓦。我认为可以结合我校传承古典文化的基调,低、中、高年级都应该加强古诗词的学习。”
语文特级刘老师欣喜地赞同道:“是啊!王老师的想法不错啊!从点滴处、从各个学科渗透我们的学校文化,发展学校文化!如果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出口成章,也就是学校文化给学生最好的熏陶了。”
英语老师夏老师接着说:“最近我也读了学校文化方面的书,还略带研究了一下夫子庙文化。学校文化与地区文化因地制宜发展最好不过了,我们毗邻文化氛围浓郁的夫子庙,周围有大成殿、江南贡院等一批文化遗产,我们完全可以培养一批学生导游啊!秦淮英语小导游!绝对是特色。”
“哈哈,那我们最欢迎不过了。甚至,我们可以给你们的小导游也来发个导游证呀!”夫子庙旅游管理局的王主任也参加了“共同体”的沙龙分享活动。
夫小的冯校长立即接声道:“好!就这么说。其实,我最近在读迪尔和彼得森的著作《建构学校文化:领导的核心》。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和信仰。看到我们学校的老师都这么爱读书,会读书,读有所思,我非常欣慰!我们秦淮区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组织的这次读书活动之后,还会有全区的读书汇报会,到时候我们一定会有更精彩的思想!”
武小的孙老师是位新老师,他也落落大方地谈了自己的感想:“虽然是个本科生,大学时候也学过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但是到了学校,才真正地对文化建设感兴趣。听了各位前辈的发言,我体会到学校文化的发展要有潜力,首先教师必须拥有文化功底、有内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多读书,做一位儒雅的教师,呵呵!”
“哎,听说你们武小的很多老师、学生都会扎花灯、抖嗡,是不是啊?”秦实小的吴老师感兴趣地问道。
“那是!这可是我们武小的特色文化哟!这儿是没有竹嗡,要不,我给大家表演一下,可有精神气啦!”孙老师自豪地说。
“你们学校好像有个什么民间艺人很出名哟,什么时候请他到我们学校开开讲座?”考小的张书记向武小提出了“申请”。
方校长满口答应:“没问题,资源完全共享!”
……
沙龙分享,吸引着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的投入,在自由轻松的漫谈中敞开心扉,感受文化;汲取信息,分享思考;倾心对话,熔融情谊。
(二) 主题研讨
主题研讨是就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某一个专题,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体内展开研究和讨论,使视野更前瞻、开阔;思维更深刻、准确;研究更深入、高效。
此次主题研讨活动的专题是“凤游寺小学的凤凰台文化”。凤小杨校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凤小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我们凤游寺小学在没有明确文化主题前已做了一些工作,例如校风、教风、学风、环境的建设。明确学校文化主题后,我们在环境、制度、精神等方面都在思考如何凸显特色,从凤凰到凤凰台到新凤凰。凤凰台是一个文化的象征,很符合学校的特点,我们通过主题雕塑、百凤墙、凤字铭、文化长廊等来体现凤凰台文化……”
其他学校的校长们听得聚精会神,他们思考的眼神中透露着对凤凰台文化的肯定。考小王校长微笑着第一个发言:“凤鸟是一种高人一筹的鸟,凤小学生要雏凤练飞,努力成长,此与校名紧紧相连。凤凰台是文人汇集之地,人杰地灵之地,人才成长之所。”
“李白诗云‘凤凰去久已,飞当今日回’,要更深层次的挖掘文化积淀。谢谢你给我的启发啊!”杨校长爽朗地说道。
武小方校长也谈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说说吧!凤凰是老祖宗抽象出来的神鸟,是寄托之神鸟。鸡头象征富足,孔雀尾巴彰显美丽,鹰爪表现有力……”
接下来的讨论交流中,大家畅所欲言对凤凰台文化的理解,发挥共同体这个大集体的力量为凤小的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如“新凤凰台”对过去是否存在否定的含义,凤凰台文化下的学校培养的目标如何体现其内涵,“凤凰台”和“新凤凰台”文化内涵的具体内容等等。
最后,成尚荣所长做专题总结。他对凤小学校文化建设和凤凰台文化给予了肯定,他说:“凤游寺小学的凤凰台文化是对文化本质的把握基础上的开掘。我以为绝对正确,绝对明智,对凤凰台的挖掘是成功的,凤凰台文化是国学的一个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我们在传承、认同民族文化,构建民族共同的精神,这样才不会失去民族的自我,不失民族的地位。不妨把凤凰台文化的建设,放一个点在民族文化上,放一个点在文化艺术上,放一个点在与世界沟通交往上。因此,凤凰台文化建设有很多基点。我以为,凤小建设凤凰台文化,就是紧紧抓住了校园文化美好的价值愿景,它有深度,它很美!概括起来,它美在四个方面:首先它美在‘追溯民族文化的认同’。我们要有民族的归属感、诉求民族的位置、身份,我们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我们这个民族文化是‘美’的。其次,它美在是开放的,不固守。凤凰台是民族文化,但是,它要走向世界化,它也是世界的。第三,它美在志向和抱负、境界。古代文人创造的文化、美丽的愿景,我们要传承。小朋友都要有志向,有抱负。从这个角度说,凤凰台也是‘美’的。第四,它美在凤凰是高贵的、平民的、平实的。凤凰是高贵的,但是,它也应该不离开大地,它要有安居之所,它要有大地上栖息的地方,因此又是平实的、朴实的。我认为,凤凰台学校文化应该有文化长廊,应该有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体系,可以是‘走进——探究——发现’,传承历史,又展望未来。凤凰台的校本课程可以有故事、诗词等,成为必修课程,人人都要学,必须要背多少,要理解多少,应该要有一些刚性的东西,现在就可以做。互动式教育不要脱离凤凰台文化,因为凤凰台文化可以统领‘小班化’和‘互动式’……”
成所一番高屋建瓴的见识与点拨,使凤小更明晰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使共同体成员也深受启发。此次主题研讨会后,凤小的“凤凰台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主题研讨,目标明确、针对问题、逐一攻关,切实地引领、帮助到每一所学校,借助集体的智慧、专家的力量,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推进了研究的纵深开展。
(三) 现场观摩
现场观摩是指共同体成员亲临学校现场,观摩彼此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已取得的成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2006年9月28日,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的成员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夫子庙小学,参加全国唯一一所“小小孔子研究院”的成立大会。这一天,更是令全体夫小人无比激动的日子。国学大师——北京清华大学的钱逊教授将亲自为研究院揭牌,为小研究员颁发聘书!
来了,来了……钱逊教授来了,他满头银发,面容慈祥,微笑着走向师生。同学们连忙直了直身子,双手放在胸前使劲儿鼓掌,他们要通过这热烈的掌声传递夫小人共同的心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暴风雨般的掌声中,在全体师生热情的目光中,钱老登上主席台,他要亲自为首批小研究员颁发聘书。“小小孔子研究院”院长胡子建第一个接受聘书,胖乎乎的他或许是太激动了,额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他连忙擦擦小手,郑重地用双手接过聘书后立正敬礼:“谢谢,爷爷!”钱教授赞许地点点头。卢若凡、王安伟、夏小婷……他们依次从钱爷爷手中接过聘书,每一张笑脸幸福得像盛开的花儿,敬礼、鞠躬、感谢……每个人的动作又像是训练有素的小士兵,台下的掌声一阵高过一阵。“小小孔子研究院”的信息部长赵可航双手捧着聘书代表全体师生激动地说:“读《论语》,学做人,我们要争做遵礼仪、守规范、有爱心的好人!”钱老接过赵可航递上的话筒,全场师生的目光一齐投向钱教授。他扶了扶眼镜,意味深长地说:“《论语》所讲的道理,来自普通人的生活,是人们生活的最基本、普遍适用和恒久不变的道理,我愿意和夫小的师生一起读《论语》,学做人!”哗……全场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钱教授的话让夫小人倍感振奋,也让现场观摩的“文化建设共同体”成员们深受启发。
2007年金秋,“共同体”再聚夫小,观摩研究院的活动,聆听小院长的汇报。“小小孔子研究院”是夫小学生学习《论语》、研究《论语》、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主阵地。研究院定期招聘研究员,定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编写《星星论语》校本读本,进行孔子智慧奖章评比……就在这一年,小小孔子研究院被评为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
走进“小小孔子研究院”,大家亲眼看到了,精彩纷呈的活动带着学生自然、生动地贴近了《论语》,真切地触摸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年级同学最喜欢的是“孔子小论坛”,每一位同学都会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有的宣读小论文,有的诵读自己践行孔子智慧的习作,有的用展板来汇报自己参观、考察的情况。低年级同学最喜欢的是“论语故事课”,津津有味地听老师讲论语的故事,互相交流听后的感受,跟着老师朗读,背诵论语,还可以画画论语故事,编一编自己的“星星论语”童谣。小研究员和南京大学国学系的研究生们一起策划的专题研究,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投入到“小小孔子研究院”的活动中来。学校有一些重要的变革,小研究员们都会参与其中,或是侃侃而谈自己的想法,或是大胆敏锐地提出建议,和校长对话,和全校师生对话,做学校的主人,做建设的主人。“亦乐泉”、“博学楼”、“志学廊”等夫小文化景观的命名,就是“小小孔子研究院”同学们的创意。原来学生文化可以这样做!“小小孔子研究院”给了其他学校创新的灵感。
2009年3月20日,“共同体”三聚夫小,现场观摩“接缶仪式”,这一次,他们将和夫小人一起见证一个无比幸福、自豪的时刻,和“小小孔子研究院”,和夫小师生分享“喜迎奥运缶”的神圣与激动。
原来,“小小孔子研究院”的研究员们从新闻中得知奥运会开幕式中的“缶”将要拍卖的消息后,非常兴奋,纷纷向校长、辅导员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大力支持。小研究员们立即给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叔叔阿姨们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希望拥有“缶”、了解“缶”、学习“缶”的心愿,也表达了夫小娃心系北京奥运,情系传统文化的浓浓情意和美好的愿望!他们在信中写道:“作为传承孔子教育思想的学校如果能够拥有这样的‘缶’,意义是多么重大啊!”“我们学校‘小星星民乐团’的同学们还想亲手摸一摸缶,更想学会击缶呢!”“如果我们能够拥有奥运缶,我们会倍加珍惜,去了解它、学习它,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夫子庙小学发扬光大……”令小研究员们更加兴奋的是,他们的心声很快就受到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的高度关注,董事长熊焰伯伯接到信后第一时间召开董事会,商讨有关工作,并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感想,同时立即给孩子们回信,表达对孩子们想法的理解和支持,对夫小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奥运精神所做的努力表示崇高的敬意。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帮助下,就在今天,夫小全体师生终于圆了梦想,举行了隆重的“接缶仪式”,欢天喜地地迎来了两面珍贵的奥运缶!夫小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幸福和快乐。孔子塑像前,两面珍贵的奥运缶被吉祥的红布罩盖着。此刻,孔子离夫小很近很近,穿越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化作今日奥运缶的神韵,将光辉洒满夫小人的心灵。
庄严的国歌响起,身着墨绿军装的国旗班战士,缓缓地将国旗升起,“歌唱祖国”的童声飘然而至……一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让所有的人仿佛回到了2008年的8月8日,那个让中华民族骄傲、沸腾的日子。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十、九、八……”红布慢慢揭开,锣鼓喧天、礼花飞扬,学校的操场立刻成了欢庆的海洋,大家欢呼着、跳跃着,奥运缶的光彩终于被看个真真切切:祥云飞渡,马奔龙游,精致的浮雕和充满着文化符号的奥运缶图案让在场所有的人惊叹不已。
“,吟击缶。源八音,属六艺。千年古乐今传承,奥运赋神韵。坎坎坎,舞击缶。重亲仁,尚礼仪。矢勤矢愤贯始终,勿负好陶融。蓬蓬蓬,歌击缶。抒豪情,颂大风。江山代代英才出,君请共击缶。”当夫小《击缶歌》伴随着小星星民乐团编钟、编磬等民乐的演奏,在校园里昂扬激越之时,所有的人已无比自豪地将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百年奥运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夫小“小小孔子研究院”的几次现场观摩,不仅让“共同体”学校真切地感受到“小小孔子研究院”给了夫小学生自己的孔学阵地;给了学生自己的研学方式;给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给了学生培植民族情感的土壤。更重要的是,像“小小孔子研究院”这样,在学校文化影响下,自主创造形成具有自己独特视角和生成活动方式的特色学生群体,让它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了“共同体”学校的文化共识。建设好学生文化,开拓和丰富学校文化的内容,打亮学生的精神底色,成为了“共同体”学校的共同追求和实践。夫小“小小孔子研究院”、湖小“童心号”、考小“恩来班”等,秦淮的学生文化在“共同体”的引领和分享下,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朝气蓬勃、精彩纷呈。
现场观摩,调动了每一所学校的积极性,促进了他们的研究与思考,既是学校鲜活、精彩的成果展示,也是共同体成员之间真诚、虚心的文化学习,通过打造学校名牌以促进区域整体发展。
(四) 参观访问
参观学习是指组织共同体成员到文化建设有特色的区域、学校看一看、学一学,在走出来,跳出去中,采众家之长,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近几年间,从南京市的一些特色学校,到江苏省的一些文化名校,甚至,香港、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都留下了秦淮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的足迹。夫小、湖小、凤小等学校还分别和一些省市或境外学校结成了手拉手友好学校,与他们一起畅谈秦淮文化,交流国学,探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在互访中,我们展示着当代中国的基础教育,宣传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学习着友好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感受着文化建设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无限生机!参观访问,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也需要多元文化和开放心态,善于做到学习借鉴和发扬传统的结合。学校文化可以,也应该有特色,但创新与分享,是所有学校文化建设的共驱力。做有生命力,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是秦淮学校文化建设共同体的价值追求。
每一次的参观访问,每一所学校都会仔细看,用心想,认真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反思、实践。
走进苏州十中,就如同走近了秀雅的苏州园林。一石一树,一楼一廊,处处皆景、溢情。柳袁照校长亲自领着我们参观校园,听着他每到一处娓娓地解读,心中不由得慨叹。我们的校长都应该像柳校长这样,痴迷地爱着自己的学校,深刻地理解着自己的学校。学校的历史、故事,就在校长快乐的眉宇间,就在深情的讲述中。柳校长说,“我坚信冷漠的校园不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学生,也培养不出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同时,我又坚信校园是教育的一部分,一草一木更是办学信念的体现。苏州十中坐落在苏州古巷深处,是一所百年名校。校园在修复、改造和建设中,我们秉承‘传承学校悠久文化,建设现代完美校园’的理念,时时处处把校园当作师生的精神家园来营造,努力做到‘凡物皆有观’。”说得多好呀,‘凡物皆有观’!夫小、凤小等几所学校都面临着校园改造问题,如何和校园文化精神相融合,凸显学校文化品位,我这个‘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课题的主持人,要领着大家深入思考、筹划啊……
——于琳
什么是美国的学校文化?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从美国学校的各项设施到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等,都体现着人本,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服务,为他们的最优发展提供最大便利。高低不等的水龙头,让各个年级的孩子都能方便地饮水;各门标都配有盲文,让特殊的孩子享受平等的便捷;教室里学习区、阅读区、生活区、教师办公区,各种文具、各类图书、地毯座椅、活动玩具甚至微波炉、手纸等等,一应俱全,是孩子们温暖、舒适的家……更令人感动的是教师们的那份在意,那体现在细节中的一份对学生的关爱、尊重与支持:参观教室时提醒我们轻轻、快点,不能打扰孩子们上课;走出活动器械场地请我们关上门,生怕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小心溜达出来被玩耍的大孩子碰撞;课堂上教师盈盈笑意,或专注倾听,或耐心答疑,随时等候着学生的召唤,及时为他们解决学习困难;班级中有一个孩子,身边有教师陪着,不时地为他解说着什么,这是在帮助特殊孩子学习,单对单,手把手,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教育的公平……这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真正地把他们当作人,大写的人,有尊严、有思想、有需要、有个性。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要知道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如果他们已达到目标,我们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哪些更多的发展;如果他们没有达到,我们用什么促进他们达到。一切为了学生,就是一切为了他们的发展。
进了美国的小学课堂,才真正地发现他们教学中最具生命力的东西——引发学生快乐地探索学习。教师教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精心准备“学具”、“问题”。教学中强调学生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大量的“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尝一尝”“做一做”等游戏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中积极地参与、快乐地探索,获得最感性、最个性的经验。同时,各科教学都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个教室张贴着“思维训练流程图”,教学中,以问题为起始和贯穿,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图表中就罗列了若干种)理解知识,并更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而教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还有什么问题吗”。在这里,我看到教师切实给学生多种选择的机会;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看到宽松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探索的自由与勇气;看到简洁的教学内容为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看到教室四壁琳琅满目、色泽鲜艳、个性鲜明的手工作品、壁画展览、作业演示、专题栏目等,彰显着师生探索学习的丰硕成果。和中国孩子相比,美国小学生少了很多机械性的训练而多了思维性的游戏;少了教师枯燥的说教而多了自己实践性的操作;少了标准答案而多了个性化的探究;少了考试分数的压力而多了学习成功的快乐……
——刘红
参观访问,跳出学校,走出区域,看看兄弟学校、看看其他地方、看看异域他邦,共同体学校换位思考,避免坐井观天,实现触类旁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