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学校文化的开发丰富了区域文化

学校文化的开发丰富了区域文化

时间:2023-09-15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我区的学校文化植根于秦淮区域文化之中,从区域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又因地制宜地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结合教育的本质,创新自身的学校文化,从而反哺于秦淮的区域文化,为秦淮文化注入新的元素。这些基于区域文化而又不局限于区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编写和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用文化的甘泉滋养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弘扬和丰富了当地的区域文化。

我区的学校文化植根于秦淮区域文化之中,从区域文化中汲取养分,同时又因地制宜地根据学校自身特点,结合教育的本质,创新自身的学校文化,从而反哺于秦淮的区域文化,为秦淮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一) 育人文化:让教育回归根本

学校文化提供学校发展的共同的愿景,起到引领作用。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因此,我们在开发学校文化的时候,以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为根本,不为了文化而打造文化。在我区的二十余所学校中,各个学校的所在区域,学生生源,教育现状都不尽相同,如何根据各所学校的现状和现实,营造适合本校发展的学校文化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例如我区的七桥小学,针对生源中多是外来民工子女的状况,开展了一系列公民教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和亮点,并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区特色又符合学校实际状况的育人文化。七桥小学一步步将公民教育工作与学校育人工作紧密结合,通过教师、家长、学生、社会热心人士等多方参与,积极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切实加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外来民工的子女更快地适应城市的生活,融入了本地学生的群体,学校也逐步形成了育人为本的公民教育的办学特色和学校文化。

(二) 校史文化:让古旧烛照今人

我区的学校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最终落实到育人上,避免为文化而文化的文化至上主义。秦淮地区历史悠久,我区的众多学校都拥有悠久的校史,这些积淀的历史也构成了学校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各个学校让档案室去“存史”,由校史室去“展史”。当师生们徜徉于其间,领悟学校历史文化的真谛,感受学校历史的精神激励时,便是“用史”。“用史育人”,正是校史研究的落脚点。我区的许多学校都有各自的校史馆,将学校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展览在学校的橱窗中,用这些前人的事迹影响和激励着现在的学生,这正是一种学校文化的体现。这一所所校史馆,一位位学校历史上的名人,一件件影响深刻的事件,都成为影响一方的文化符号。

(三) 课程文化:让甘泉滋养心灵

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面、协同推进。但是,教育理念有相对稳定之时,规章制度有相对完善之时,环境建设有相对饱和之时,活动文化一般也有定例,唯有课程文化建设没有穷期。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文化资源的研发也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文化从垂直的角度看是教育文化下的亚概念,从空间的角度看又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把学校文化放在本土文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研究。秦淮地区的区域文化之丰富,为学校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凤游寺小学的《千年百尺凤凰台》等都是优秀的校本课程。我区学校的校本课程也并非局限于秦淮区域文化,也有一些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教学特点,开发了具有本校的特色的校本课程,例如小西湖小学的《身边的数学》,是在小西湖小学独特的教育哲学和愿景指导下的理性实践,除此之外,还应该拥有符合学校教育哲学和愿景的课程观来做具体的引领。一方面,这样的课程观是“身边的数学”校本特色课程的“航标”,是课程特色的生成机制;另一方面,这样的课程观还要超越“身边的数学”特色课程,进而成为调适和实施国家数学课程的依据,甚至进一步超越成整个学校的课程观念。这些基于区域文化而又不局限于区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编写和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用文化的甘泉滋养了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弘扬和丰富了当地的区域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