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大成殿明德堂前,夫子庙小学的300名一年级新生身着“祭孔服”,整齐排列,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正挨个为他们在额头点上朱砂痣,并向每个孩子送上祝福……这是该校为孩子们举行的“开笔破蒙”仪式。点朱砂,又称“开天眼”,是“开笔破蒙”仪式的第一环节:祈求孩子们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开笔礼,这一不被现代教育所接纳的传统教育内容,却出现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不能不说这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互动与融合。夫子庙小学的这一特色传统活动,很好的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是也通过这种传统文化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现代知识,在追求现代教育特色的同时,没有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可见,尽管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面临种种挑战,出现种种问题,但是如果能有效地将传统教育与现代化教育相融合,必将能够更好地培养全面的人才。秦淮文化有助于形成学校的自身教育特色,打造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又促进秦淮文化的传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如何将传统和现代进行融合,更好地对秦淮的区域文化进行创新呢?
(一) 对秦淮文化既要坚守,也要创新
1. 对秦淮文化抱有认同、欣赏和坚守的态度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球村的形成,区域文化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区域文化的传承收到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更有义务和责任,弘扬优秀的秦淮文化,让秦淮文化打破区域的界限,走向更大的范围,从而赋予秦淮文化更强的生命力。
秦淮文化很长时间受到了很大的误解,秦淮文化的核心价值需要得到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是欣赏与坚守。欣赏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欣赏者要有必备的知识素养和特有的人文情怀。让小学生甚至秦淮区域内的人,都认同秦淮文化的难度肯定是有的,在一个快餐文化的时代,电视、电脑可能远比传统的区域文化来的有趣且便于记忆。这正是危机所在,这应当使我们更坚定,我们需要通过卓越的富有创造力的实践,使人们特别是我们的学生能够具有认同、欣赏秦淮文化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和人文情怀。有了真正地欣赏,坚守才成其为可能。
2. 积极地融合外来文化,创新秦淮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它有着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包容性和整合性。
文化的生命力,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当具有可传播、可交流的特征。秦淮文化需要别人的理解,需要别人的欣赏,需要与别人交流,以扩展和深刻自己,所以如果秦淮文化是固守的、自闭的,以一种“非秦淮人不能了解秦淮”的姿态面对外部,是很难引起共鸣的。同样,如果我们把别人的东西照搬照抄地拿来,自己变成了别人,同样没有价值可言。
因此,面对强大的外来文化,我们不必过于恐慌和排斥,汲取优秀的外来文化是对秦淮文化的有利补充,也有助于秦淮文化的不断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以秦淮文化为核心的传统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融合,赋予优秀秦淮文化全新的时代内涵,为形成构建更加优秀的秦淮文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我区考棚小学每学期的“英语节”已经成为该校的一项特色活动,多年的持续推进,使得“英语节”成为该校的一个传统。不仅是学生,包括家长和社会,提到考棚小学,都会联想到该校的英语特色活动,这正是吸收外来文化,创新学校文化的一个典型。
3. 秦淮文化要不断地超越自己,以不断适应时代的面貌出现
秦淮文化是一种建构在地域历史基础上的文化,被教育人汲取养分,因此又被赋予教育的特征。我们已经认识到,对区域文化的研究,极易陷入“叙说历史及其沿革,或是挖掘史料及其掌故,或是对过去事件的求证,或是在讲述过去的故事”的圈圈。我们必须清醒,秦淮文化的研究不应当仅是“文化研究”,而更应当是“教育文化研究”。秦淮文化在现今这个区域、这个时代、这些学校,她蓬勃的生命力是什么?这就要超越对秦淮的历史叙事给我们留下的记忆,而去创造新的实践,去完善新的体系。在我们以打造“凤凰台文化”,学习《星星论语》,学习“秦淮花灯”,把传承历史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以涵养人的根源作为文化的理想的时候,“秦淮文化”就已经被拓展了她的内容,就已经开始走向一次超越,但是我们知道——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说明这种超越。
(二) 课程与教学——学校文化创新区域文化的必由之路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教育是紧密联系的。教育人类学家认为,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正是在教育的作用下,文化才得以产生、保存和积淀,得以弘扬、创造和发展。可以说,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而学校教育的实施离不开课程与教学,我区在开发学校文化,传承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的作用,明确了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
1. 秦淮区域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
在明确了校本课程对创新区域文化的意义后,通过区教育行政部门与业务部门、区校本课程建设联合体以及基层学校三方面几年的努力,我区引导全区校本课程贯彻“适性、多元和快乐”的理念,秦淮校本课程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1) 适性:地方情怀,儿童立场
全区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首先把握“适性”的理念,这是它的价值与成败所在。
首先,校本课程要适合地方,植根于区域背景中。学校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弘扬乡土文化。秦淮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聚集地,“人文底蕴深厚”是秦淮教育的独特优势,秦淮教育局提出,要通过秦淮文化的教育传承,培育新一代秦淮人的文化品格,塑造新的秦淮文化形象,培养适合地方建设和发展需要合格劳动者与接班人。同时,将秦淮文化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起来,形成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进而发展学校的文化和办学特色。凤游寺小学的《千年百尺凤凰台》、考棚小学的《秦淮少儿艺文苑》、武定新村小学的《秦淮花灯》、秦淮一中心小学的《淮水清溪》等校本课程与秦淮文化紧密联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校本课程还要适合学生,站在儿童立场上看问题。如何把握课程对儿童的适应?我们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理解: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和回归个体。对于一切课程资源和课程领域,思考其适不适合儿童,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不需要,是不是用儿童的眼光在开发课程,是不是用儿童的语言在组织课程,是不是符合儿童学习和实践的方式等。如此,就避免了用成人的眼光想当然地评估学生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儿童的经验与体验入手,通过课程实施再丰富儿童的经验与体验。小西湖小学开发的《身边的数学》,既源于生活,又跳出数学,从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大的主题出发,研究生活中的问题,融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校本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需要,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找到符合他学习方式的内容。考棚小学从适性化的角度,对该校的《关爱》课程进行儿童化、生活化的思考、解读和实践,他们分解培养目标,细化教育要求,将《关爱》课程的目标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分步落实,层层深入,并采用一些适合不同年龄儿童特点的方法来推进,如独特的“梅花奖章”、“海棠奖章”、“君子兰奖章”,如高低年级对口互助的小先生制等。如此,就避免了《关爱》课程与学生年龄和认知能力不相适应的问题。
(2) 多元: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校本课程的多元化,一是区域内各个学校的课程内容各不相同,百花齐放;二是每所学校的校本课程要包容不同的学习领域,关照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丰富多彩。
学校的特色发展需求、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传统,决定了各所学校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从适合地方出发,要求学校立足于地方文化建设具有秦淮特色的校本课程,从“多元化”出发要求各校的校本课程富有个性,看似矛盾,其实不然。通过校长培训、专家引领、研讨交流等形式,校长和老师们认识到,秦淮文化是丰富多姿的,其内涵深刻,其外延广泛。就学习领域和课程资源而言,文学、美术、音乐、体育、民俗、劳动技术、实践活动等无所不包,因此各校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做到和而不同。凤游寺小学的《千年百尺凤凰台》、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考棚小学的《秦淮少儿艺文苑系列课程》等,各有其重点,呈现分则独立成特色,合则互补成集群的秦淮文化课程群体。
学生的需求不同,决定了作为校本课程在领域上必然要宽,给学生个性化选择的空间。各校在规划和开发校本课程时,要尽可能做到学习领域多元、课程内容多元、实践方式多元。夫子庙小学的星星论语课程群由若干个微型课程组成,形成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架构,其中有秦淮小导游、小小孔子研究院、我能行俱乐部等二十多种课程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多元课程思想的指导下,不少学校努力打破了某一课程内容与实践方式单一局限性思维,呈现课程内容建构的跨领域、跨学科、扩展性、统整性的取向,以满足不同倾向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可谓是在校本课程建设中重要的视野和方向性突破。例如,武定新村小学的《秦淮花灯》校本课程,由民间工艺的花灯出发,设计建设了可供学生看、赏、品、读、画、做、研、创等多种活动的校本课程实施基地——秦淮花灯历史展览馆,开发出融历史、美术、劳技、科技、社区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校本课程,成为秦淮校本课程群体中的一个亮点。秦淮一中心小学的京剧校本课程,在一片“是否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争议中突出重围,开发出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融合性课程,该课程充分体现出京剧与音乐、体育、美术、语文、品德等学科学习的密切联系,使围绕着京剧主题的校本课程丰富多彩。
(3) 快乐:丰富体验,积极发展
学校在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避免将校本课程搞成学科学习的延续。校本课程应当为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服务,为追求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提供保障。学生学习校本课程快不快乐,是评价校本课程质量的重要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在校本课程的审查、指导和效果评价中,对“快乐的校本课程”这一理念特别有所关注。
什么是快乐?这是在校本课程建设时需要厘清的问题。我们认为,全无负担的,无意识的快乐,或者仅是浅层次的快乐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把握这一点,就能避免那种为快乐而快乐的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应包括得到认知发展体验的快乐,得到成功、兴趣体验的快乐,以及得到尊重和信赖的体验的快乐。快乐不代表校本课程的学习没有负担,而是在学习中用丰富的体验、实在的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来使学生获得快乐的高峰体验。我们看到东水关小学学生在四驱车赛场上那绽放的笑容,看到夫子庙小学小导游面带微笑地为游客介绍秦淮风光,看到夹岗门小学门球小队员获胜后的欢呼雀跃,无不和他们同感快乐,但其背后的学习过程却一定伴随着孩子们的努力。正如双塘小学一位同学在参加该校的击剑课程学习后所写下的那样:“我最喜欢每天的早晨,因为每天早晨的7:00到7:40是训练时间,尽管每次我都练得很疲惫,但我却很兴奋,这种心情使我整天都沉浸在击剑的快乐中,特别是它那一招一式的优雅动作、出其不意的智谋以及斗志斗勇的满足感,让人着迷。”
2.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对区域文化有没有影响呢?学校作为文化的“集散地”,不仅聚集了文化又传播了文化。在教育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校本课程本身就可以视为地域文化的“源流”,因为它所具有的课程魅力会改变学生的价值判断、行为取向、生活态度、文化选择、伦理道德,乃至整个精神世界,从而对学生所处的地域文化的今天与明天产生影响,对以往的传统或传承与弘扬、或反思与改进,对新的文化元素或汲取与渗透、或冲撞与抵制。至于那些承担传承传统的功能的地域文化类课程,其作用之大更是显而易见的。
(1) 校本课程积淀区域文化。
“自最初起,一切文化之继续,即有赖于少年人之教育。文化的过程,主要就是教育的过程。”[1]区域文化如果不为校本课程所接纳、认可,就不可能进入整体文化的范畴,文化创新就会自生自灭。因而,校本课程具有生成区域文化的作用。积淀不是对现有区域文化的堆积和简单相加,它总是根据主流文化价值,把各种文化创新编入整体文化中,结合成一个排列有序、功能齐全的观念体。因此,校本课程积淀区域文化具有整合性。越开放、越高级的校本课程,其积淀区域文化的功能就越强。
(2) 校本课程传承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遗产只有世代相传才能发扬光大。保护、传承、发展区域文化,弘扬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校本课程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学校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等特征,使得通过校本课程传播区域文化有极大的优越性。区域文化通过校本课程的传承,人们了解了其中的意义、观念、技术,使得区域文化得以存在并产生影响。校本课程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总是在吸收文化,提供先见,塑造主体中实现对区域文化的积淀。教育者对区域文化的阐释,受教育者对区域文化的理解,以及教育传递效果都决定着区域文化积淀保存的效果。一些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对总结区域文化现象,甚至为“抢救”传统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例如凤游寺小学的“寻踪凤凰台”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探寻凤凰台遗址遗存,为宣传凤凰台,研究凤凰台历史,重建凤凰台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在考察凤凰台地区重建工作时,对学校校本课程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可见积淀、传承文化不是对现有文化的原本照搬,更是一种选择改造文化的工作。
(3) 校本课程创造区域文化。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课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文化的工具。因此,校本课程的区域文化创造功能对区域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种创造功能集中表现在促使整体性区域文化的更新上。校本课程还通过有目的的教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适应于创造能力,使学生能有效地运用区域文化遗产去解决文化环境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能合理批判旧文化形态,力求更新与创造,使新的区域文化特质乃至新的区域文化系统得以诞生。
秦淮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聚集地,“人文底蕴深厚”是秦淮教育名区建设的独特优势。悠久的秦淮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传承与发展秦淮文化,是秦淮教育人应当怀抱的理想,通过秦淮文化的教育传承,可以培育新一代秦淮人的文化品格,塑造新的文化形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秦淮文化,培养适合地方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合格劳动者与接班人。秦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着力点应当在课堂和课程,将秦淮文化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起来,使之进学校、进课堂,才能实现我们的文化追求。
(三) 秦淮区域文化在学校文化的导正中得到创新
几千年来秦淮人对秦淮文化的传承、丰富与创新形成了今天灿烂和多彩的秦淮区域文化。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文化选择的过程,而这种选择往往是不自觉的,潜意识的。因此这个过程并不完全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一些文化中的糟粕也有可能逐渐形成一种人们的共同认识或者习惯,那么怎样正确认识区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并加以导正,这是文化创新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们秦淮教育人认识到,学校文化在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应当起到的导正作用,这种对既有文化的导正也是对区域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
1. 秦淮文化有精华有糟粕。
一说起“秦淮文化”,人们的脑袋里,常常都是“秦淮八艳”、“秦淮四美人”、“秦淮十二钗”、“秦淮八仙”、“秦淮三十六眷”。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并不是“秦淮文化”的核心价值。
秦淮文化当然也包含青楼文化即妓女文化。把秦淮文化直接等同于青楼文化即妓女文化,是对秦淮文化的断章取义,也是对秦淮文化的一种亵渎。在卖淫嫖娼被人欣赏的旧时代,哪个地方没有青楼文化即妓女文化?研究秦淮文化,大可不必刻意回避这一点。倒是秦淮河畔既是祭祀孔圣人的文枢之区,又是妓女卖淫的集中之所,这种对比才更加令人感慨万千。而以李香君为代表的“秦淮八艳”,她们身上大多保留着强烈的民族气节,成为吴梅先生《高阳台·石霸街访媚香楼》词里“王侯第宅皆荆棘,甚青楼寸土犹香”的千古绝唱,在中国娼妓文化中更是极为罕见。研究和弘扬秦淮文化,应该实事求是。精华就是精华,糟粕就是糟粕,这才是负责的态度。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进程曾经出现过三次相对的鼎盛时期,首先是先秦,后来是六朝,再后是唐宋。南京是六朝古都,是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六朝文化的繁盛是围绕着古金陵来完成的。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它孕育了金陵古城的诞生和发展,关于秦淮河的传说实在有很深的文化积淀。范蠡曾于秦淮河畔建过“越城”;秦淮乌衣巷一带,曾居住过东晋时著名的王导、谢安,前者提出了“克服神州”的豪言壮语,后者留下了淝水一战以少胜多的赫赫战功;王导的后人中,又出了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还有顾恺之作画瓦官寺;张僧繇画龙又点睛;李白七下金陵城;杜牧三游秦淮河;文天祥怒题明德堂;朱元璋对联秦淮河;吴承恩寄迹秦淮岸;金圣叹斩首三山街;吴敬梓谢官写儒林;秋瑾明志夫子庙;孙中山演讲聚星厅……这些,才是秦淮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作家叶兆言先生在他的《老南京·旧影秦淮》的开篇写下这样一句话:“秦淮河是一条文化含金量很高的河,人们提到它,不由自主地就会把历史拉出来。”这里的“含金量”绝非来自青楼。因此,在传承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只有让我们的学生知道,那里曾经造就过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吴承恩、方苞、林则徐、邓廷桢、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陈独秀等名士,他们才能真正了解秦淮文化的精髓。
2. 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导正作用。
基于这种认识,使我们在发展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学校在传承秦淮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秦淮的文化,发挥秦淮教育在秦淮文化传播中的导正作用,使最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
例如地处夫子庙地区的夫子庙小学,区域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但是,夫子庙地区的传统文化又是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夫子庙小学文化建设所着眼的孔子文化正是从中提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通过学校这一阵地,将孔子文化作为夫子庙地区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进行了提升。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在夫子庙地区给中外游客进行孔子文化为代表的秦淮文化的宣传,讲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夫子庙小学学校文化本身,也成为夫子庙地区优秀文化的一个象征和体现。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被提取和传承,学校文化对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导正作用。
再例如地处老旧居民区的武定新村小学,过去也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所住居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小区内存在着麻将档,游戏厅,网吧之类的对学生成长不利的场所。所在地区也没有像夫子庙小学的孔庙,凤游寺小学的凤凰台现成可用的物质资源。学校经过反复调研,探讨,决定从秦淮地区的传统艺术中汲取校园文化的元素,通过学校这一阵地弘扬秦淮的优秀文化。花灯文化就是其中的代表。从“人文秦淮,文化秦淮”出发,武小抓住秦淮特色,选择了融汇文化、艺术、科技、历史、民俗等因素的秦淮花灯,开展做花灯、学知识的“花灯教育”,建立一个秦淮独有、世界唯一的秦淮花灯历史展览馆,形成以花灯为主干,以民族民间文体活动为辐射枝叶,完成学校文化主体建设。在花灯课程实践中,武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开创独一无二的以花灯为切入口的多角度教学系统化课程。在这样独特“花灯教育”中,花灯馆为实物课程;介绍秦淮花灯的历史录像为电子课程;《我爱家乡的秦淮花灯》为读本的文本课程。学校还制作了《我爱家乡的秦淮花灯》口袋书,学生利用这些口袋书自己学习的同时,也在家庭社区进行宣传,很好地弘扬了秦淮的花灯文化。
胡锦涛主席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就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可见,对区域文化的导正,是传承区域文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这也给我们秦淮的教育工作者以启示,在传承秦淮文化的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特色,一位地追求传统,忽略了对文化的导正,要让最优秀的秦淮文化得到发扬。这是秦淮教育的一种使命,是秦淮教育人对秦淮文化的责任。
创新与传承并不矛盾,我们应当在理智上或知觉上认识到,回到原来的传统中去并不能全部解决现在的问题,传统也必须改造。就好比“仁”的学说,“克己复礼”对个性的忽略和压抑,在现代是需要我们去改造的。这是一个新的价值体系逐步形成的时代,人们期望在新价值体系指导下创造新文化,学校不可能无视这样重要的在文化建设中的导向性任务。秦淮文化只有不断地改造与创新,实现自我的不断超越,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相融合,才能真正地被传承和弘扬,这也正是我们秦淮教育人在学校文化领域不断探索和追求的。
参考文献:
[1][美]爱尔乌德·文化进化论[M].钟兆麟,译.上海:世界书局,1932.(汤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