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豆总出口量从1980年的2690万吨逐年增加,到2011年上升为9340万吨,增长了247.2%,平均每年增加214.5万吨。
世界大豆三大出口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增长速度各不相同。
美国出口大豆的数量从1980年的2180万吨上升为2011年的3430万吨,增长了125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0.3万吨。
巴西出口大豆的数量从1980年的150万吨上升为2011年的3300万吨,增长了315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101.6万吨。
阿根廷出口大豆的数量从1980年的270万吨上升为2011年的1080万吨,增长了81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26.1万吨(见表3-8、表3-9和图3-6)。
表3-8 各国大豆出口量
(单位:百万吨)
(续表)
资料来源:1980—2010数据来自FAO数据库(大豆编码:236),2011贸易数据来自UN COMTRADE。
图 3-6 主要大豆出口国的大豆出口量
表3-9 各国大豆出口占全球出口总量的比例
(单位:%)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表3-8计算。
1995年美国出口大豆2284万吨,其中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只有20万吨,占美国出口大豆的0.87%。可是,到了2011年美国出口大豆3430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的大豆就有2060万吨,相当于美国出口量的60.06%。也就是说,美国有一半多的大豆贸易合同来自中国。
巴西在2011年出口大豆3299万吨,其中向中国出口2210万吨,相当于其出口量的66.99%。
阿根廷出口大豆的数量不如美国和巴西,在2011年出口大豆1082万吨,可是其中向中国出口的大豆就有875万吨,占总出口大豆数量的80.87%(见表3-10)。这一比重远远高于美国和巴西。2003年,阿根廷国内大豆产量增产481.9万吨,当期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304.96万吨,占国内大豆增产的63%。2004年这一比例为46.25%,2005年为47.83%,2006年为54.99%,2007年为40.91%。回归分析证明,阿根廷国内大豆增产主要是受中国进口需求拉动。毋庸置疑,与中国的贸易额决定着阿根廷国内的大豆产量。
中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最大的客户。如果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不卖给中国,在地球上找不到任何其他市场可以替代中国的购买力。
表3-10 美国、巴西、阿根廷对中国和世界的大豆出口
注:此处“美国—世界”代表美国向世界出口大豆的总量,“美国—中国”代表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的总量,“比重”表示美国向中国的出口量占其向世界出口总量的比重。
数据来源:1980—2010年数据来自FAO数据库(大豆编码:236),2011年贸易数据来自UN COMTRADE。
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大豆生产上,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稻谷、小麦、玉米相比,大豆是土地密集型农作物。美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为0.578公顷,中国只有0.109公顷,美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是中国的5.3倍。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对短缺,在土地资源上美国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合种植大豆这样土地密集型的作物。
农业机械在大豆种植中能够充分发挥用武之地。2007年美国100公顷耕地拥有的拖拉机的数量为273台,而中国仅为65台。在美国大豆生产成本中,机械成本占21.7%,而劳动力成本比重仅为0.64%。机械化生产使美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从1992年每英亩39.2蒲式耳上升至2006年的44.6蒲式耳,提高了14%。美国大豆2006年的总产量较1992年增长了46%。高度机械化使美国每公顷大豆的产量比中国多了0.63吨,两者相差1.4倍。[1]中国大豆产量在2002年为1893千克/公顷,2003年下降到每公顷1653千克,2004年、2005年、2006年分别为1815、1705和1721千克,长期徘徊在这个水平上,并没有显著提高。[2]显而易见,美国在大豆生产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 数据来自美国农业部。
[2]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年,第1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