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早期,即个人由学校进入组织,在组织内逐步 “组织化”,为组织所接纳的过程。一般发生在20~30岁,在这个阶段,人们往往经历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变成职业人,单身生活变成家庭生活的过程,从生活状态到承担的生涯角色都发生着转变。该阶段要完成个人的组织化与组织接纳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任务。
(一)职业生涯早期发展特点
了解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特点,是确立管理对策的基础。
1.职业发展方面
确定了职业生涯领域并开始接触该领域的知识、技能,逐步尝试在该职业生涯领域积累经验,身份主要是新手、学徒。他们进入组织后,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对组织文化、周围的工作环境都不了解,需要逐渐完成对环境、上司等的工作、交往方式的适应,并要对初步作出的职业选择进行必要的探索,通过学习、工作实践来验证,若不合适就需进行调整和变更。
2.生理方面
处于青年时期,精力充沛,尚未或准备成立家庭,家庭负担较轻,有足够的精力来应对职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3.心理方面
心理方面主要需要解决依赖与独立的矛盾。初入职场,常处于配合、支持他人的地位,独立担当责任的机会不多,但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学习、实践、积累,无论工作经验还是技能都有一定的发展,就需逐步克服依赖性,否则将难以发展自我独立性,对职业生涯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4.个人特征
除了上述阶段特点外,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员工还表现出一些显著的个人特征:
(1)进取心强,具有积极向上、争强好胜的心态。强烈的进取心推动着员工不断上进,但正值年轻气盛,难免在工作中会出现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浮躁。遇到失误时,缺乏客观分析自身问题的冷静,常会抱怨他人。在团队中,急于求成、争强好胜的心态不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处于职业生涯初期,因而对职业锚的选择犹豫不决或者经常变动。
(2)职业竞争力逐渐增强,拥有强烈成功的欲望。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人,往往朝气蓬勃,成功的需求很强烈。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能力逐步提高,职业成功信心增加,表现得踌躇满志,充满了做一番事业的远大的职业理想和抱负。
(3)面临组建家庭时期,初步承担家庭责任并需要学习调适家庭关系的能力。此阶段的生涯主体需要开始面对家庭责任,任务还不是很重,但需要开始学习处理家庭关系,承担相应责任,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削弱,家庭观念增强,职业动力增加,职业规划考虑因素中增加了家庭因素。
职业生涯早期,个人作为职场新手,一切还在学习探索之中,但上述这些个人特征往往会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职业生涯早期的任务
在职业生涯早期最关键的是:确立合适的职业、进入合适的组织、适应组织的文化。良好的开端能让个人职业发展之路赢在起点。
1.选择合适的职业
职业选择其实在人的幼年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但由于自我认知的能力低下并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渐渐地伴随着个体对自我和环境认知能力的提高,才渐渐趋于理性的职业选择阶段。职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职业价值观、职业人格、职业能力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等 (见第二章),共同影响着我们进行职业选择。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和环境,系统分析,科学决策,最终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职业。
2.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
虽然人们常说:志当存高远!但鸿鹄之志与燕雀之志的高远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立志时最重要的是客观权衡自我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确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从而得以在职业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取得最高的成就。
终身的职业生涯目标通常是在近期目标的不断实现中逐步形成的。因为近期目标的不断实现会给个人极大的信心,例如,一个成绩一直优异的人,他的职业目标往往会相对高一些,成名成家的愿望会强烈一些。但一个一直成绩平平的人,或许他的职业目标就是能够正常升学就业即可。
职业生涯目标有很多,诸如经济目标、职务目标、能力目标、人生价值目标等,在确立的时候可以相应地划分为多项交叉并互不排斥的目标。例如,一个人可以确立自己在35岁时要达到年薪30万,升到销售总监位置,要独立负责公司销售运营,这就是典型的几个交叉的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可以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并有明确的时间计划表。确立目标时要考虑个人的实际能力、价值观等内部因素,并需对社会环境、组织的现状及前景、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在当前和未来社会中的发展趋势、需求状况如何;所选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自己在企业中可能的发展空间;个人职业过程中的人际网络情况等。
案 例
蚯蚓的目标阶梯[1]
蚯蚓是我从小到大的朋友。从18岁开始,我在外为生活四处漂泊奔波,蚯蚓则上了大学,什么事都挺顺当。随后分开的10年里,我们大约每隔两三年见一次面。每一次我都喜欢问他同一个问题:你将来的目标是什么?而我得到的答案总是不相同。下面记录的是蚯蚓每次谈及目标的原话:
18岁,高中毕业典礼上:我发誓要当李嘉诚第二!我要当中国首富 (好大的口气)。
20岁,春节老同学团聚会上:我想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前拥有资产两千万。
23岁,在某工厂当技术员,第二职业是炒股:我正在为离开这家工厂而奋斗,因为在这里工作太没前途了。我将全力炒股,3年内用5万元炒到300万元 (似乎有点实现的可能)。
25岁,炒股失意而情场得意,开始准备结婚:我希望一年后能有10万元,让我风风光光地结婚 (挺现实的想法)。
26岁,不太风光的结婚典礼上:我想生一个胖小子,不久的将来当个车间主任就行,别的不想了 (是不是结婚都会使人成熟)。
28岁,所在工厂效益下滑,偏偏正是妻子怀胎十月的时候:希望这次下岗名单里千万不要有我的名字。
思考:为什么蚯蚓的职业目标阶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完成个人组织化
个人组织化是指应聘者接受雇佣并进入组织后,由一个自由人向组织人转化所经历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包括员工接受组织及其部门所期望的主要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个人组织化的途径是通过组织创造条件和氛围,使新员工逐渐学会在组织中开展工作,与他人相处,充当好个人在组织中的角色,接受组织文化并融入组织群体的过程。
(1)个人组织化阶段的主要任务。
个人组织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①熟悉工作环境,形成良好印象。新员工在进入组织时,要重视建立良好的形象,否则会留下很难消除的职场第一印象,将极大干扰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②理性认知,尽早定向,少走弯路。尽快了解自己所作的职业选择,了解自己是否能胜任,自己有无竞争优势,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尽早给自己定位,确立努力的方向,少走弯路。认知的途径可以内外并用,内进行自省,通过自己工作的情况、自己的业绩、工作过程中的感受来自我评价;外则可以听取他人的评价,也可以用横向业绩来比较。职业认知还要关注是否利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好的职业选择应该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整体优势,同时还能让职业得到充分的发展。
③处理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事关职业发展,也会影响生活质量,它贯穿我们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既重要也复杂。人际关系不仅包括组织内上下级、平级关系,还包括组织外相关关系。
(2)个人组织化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个人组织化过程中,毕竟是新员工,对组织以及组织中的群体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各自都有自己的任务、需求与行为方式,自然会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这一时期常见的问题主要有:
①现实冲击。现实冲击特指职业生涯初期,新员工高涨的工作期望与实际工作情况间的落差。在职场生涯初期,胸怀远大理想的新员工富有高度的工作热忱,都希望工作富有挑战性,能发挥自己所学,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渴望获得提升的机会。但实际情况则是,组织一般只会给新员工安排一些低风险的常规工作,新员工较高的工作期望所面对的却是枯燥无味和毫无挑战性可言的工作现实,甚至还会遇到能力不佳的上司,或者陷入部门间错综复杂的冲突和斗争中,这些都会让新员工所怀有的较高的职业期望与工作的实际情况产生较大的落差。因此,现实冲击和失望也就成了经常发生的事。这些对于新人来讲是一个现实测试期,个人需要学会与第一个上级以及同事们相处,必须学会接受责任;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的才能、需要以及价值观是否与最初的职业目标相吻合进行审视和判断,争取早日把自己融入现实的工作环境中。
②新员工难以得到第一任上司的信任和重用。职业生涯初期的员工,由于对组织的人员和环境的了解有限,组织也处于对员工的观察了解期,故而新员工一般不会被委以重任,承担的只是一些外围性工作,所以难以得到信任和重用,而且这种不被信任阶段的长短不一,需要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快去熟悉组织文化和制度、工作要求和流程,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业绩,逐渐获得组织和上司的信任与肯定。
③其他阻力。新老员工间的矛盾,也将成为职业生涯初期的一个常见问题。个人组织化还需要个人被组织中其他成员接纳,但新老员工之间因为彼此的陌生难免产生一些误解、偏见甚至是摩擦。组织成员往往会对新员工心存偏见或嫉妒。例如,因年龄、时代因素,在新老员工之间会有代沟,新员工对工作的高度热情以及雄心壮志,常会被老员工视为野心勃勃、好高骛远,甚至感觉新员工对他们的职位有威胁,甚至有时还会给新员工出些难题来使其就范。这些都会成为新员工入职时的阻力。
面对上述问题,若是处理不当,则有可能极大地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故而个人应该紧密结合职业生涯早期的任务以及常见问题进行个人职业生涯早期管理。
(三)职业生涯早期的自我职业管理
1.做好思想准备,培养积极工作态度
积极加深对企业和行业的认知,培养积极的情感与情绪,培养自身的责任感、事业心,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用富有韧性的心理准备和积极的思想状态来迎接职场的全方位挑战。
2.熟悉职场环境,树立良好形象
熟悉环境包括组织环境、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企业文化等。熟悉组织的正式文化与亚文化环境,是个人组织化的开端。此外,千万不可忽视第一印象效应,力求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当然不是树立虚假形象,毕竟假的真不了。初入职场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下:
第一,衣着得体、整洁,既不能不修边幅,也不能过度打扮,衣着与企业文化要相适应。例如,律师要求着正装,但若是广告设计公司,则又要求通过着装展示艺术品味与个性。
第二,要有时间观念。守时不仅仅是礼貌与修养的体现,更多时候会被当做是敬业、守承诺的品质的体现。守时的习惯也能极大地提高个人的信誉度。
第三,尽快熟悉岗位、工作与企业。尽快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熟悉与工作相关的情况,主动了解企业的文化、制度、发展策略等,这些都是新人必修课。新人由于缺乏经验,勤学、勤问常会给人留下谦虚好学的好印象,也可以尽量避免出错,同时利于自己熟悉工作。但 “勤”也需要把握好度,以免惹人生厌,过犹不及。
第四,学会正常交往,尝试融入非正式群体。学会在正式与非正式场合与同事交往。融入正式群体是个人组织化的显在方面,其实一个真正完成组织化的个人应该也是被非正式群体接纳的,所以刚入职场的新人要学习融入非正式群体。例如,工作团队是一个正式群体,但是企业的登山俱乐部则属于非正式群体,公司例会属于正式场合,而午间工作餐则属于非正式场合。当然初来乍到,还是多观察并熟悉环境。
第五,在总结中提升自我。面对工作的得失成败,学会总结,反省自我并改进。
3.掌握职业技能,学会独立工作
职业生涯早期属于立业期,员工在这个阶段首先要学习的就是掌握职业技能,学会独立地开展工作。首先,明确工作职责。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任务、范围、权责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对具体所任岗位的职能、责任、权利与义务要有清楚认知,除了通过组织提供的文本进行了解,还需要虚心请教上司,以避免因不了解岗位职责带来失误。例如,有新员工因对岗位职责认识不清,导致工作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职场失误。其次,学习自主开展工作。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早期管理中,会有相应的上岗引导,甚至有专人指导,虽然有利于新人的尽快成长,但是新员工也要尽快克服依赖性心理,在经历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学会自主地开展工作。再次,脚踏实地,树立良好职业形象。一般职业生涯早期接触到的基础性常规工作、杂务,极易让新人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挫伤对职业的认同感。这需要新人正确对待基础性工作,戒骄戒躁,保持热情脚踏实地做好小事,以赢得他人的信任,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4.适应组织环境,建立和谐人际环境
和谐的人际环境是员工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若没有良性的人际环境,对于身处其间的人,既是开展工作的巨大阻力,更不利于身心健康,成为巨大的生涯阻碍。处于立业期的员工,对新的人际环境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1)接受组织中现实的人际关系。组织作为一个由人构成的系统,内在的存在着既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些错综复杂的人事结构会存在诸多缺陷。初入组织者要学会接受这一既定的人际氛围,正视现实,不要卷入消极的人际环境中,更不要掺和到一些喜欢制造事端的人群中,无端卷入人际纠纷,耗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人为地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增加阻碍。尽可能学会用自己独立的分析能力和智慧来打开工作局面,正如 《国语》所言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面对现有的人际关系,要学会从善如流。
(2)学习与上司融洽相处。上司某种意义上是我们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评价者,往往个人职业能力最早的评价来自第一任上司,所以对个人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有很重要的影响力。故而新员工要特别注意与上司的关系,但上司也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只能学会去接受任何性格类型的上司并尝试着与其保持融洽的关系。注意好依赖性和独立性之间的度,虚心好学,踏实勤奋,认真负责,既要会接受上司的指导也要会独立能动地解决工作难题。
(3)准确定位个人在组织中的位置,建立心理认同。这是个人组织化的一个重要的心理表征,学会准确定位自己在组织的位置,往往能较好地争取上司的认可和同事群体的接纳。进入组织就是进入了一个团队,要学会准确判断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学会与团队成员协作,让自己的需要和技能与团队的需求相配合,建立起心理认同,才会顺利地被团队及其成员认可,完成心理上的个人组织化。
5.学会在经历中学习,在困难中成长
职业生涯早期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主要来自个人职业认知度、技能、经验都很欠缺。毕竟个人的技能、个性、动机和价值观等,都将接受职场真实的检验,适应职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面对这个阶段的困难与经历,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稍遇挫折就信心俱失、畏缩不前,往往会对个人职业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反之,学会在经历中学习,逐渐克服困难,通过提升自我技能来减少职业发展阻碍,坚持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学会在组织的工作经历中提升自我,在困难的历练中不断进步,才能真正保持自己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